Sunday, June 29, 2008

Fwd: 婴幼儿咳嗽药,被“一棒子打死”的传统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Fri, 27 Jun 2008 23:45:30 +0000
Subject: 婴幼儿咳嗽药,被"一棒子打死"的传统
To: auvvua@gmail.com

如果你家宝宝感冒了,咳嗽了,很严重,睡着了都能被咳醒过来,你会怎么办?

送医院,儿医听了听胸音,说"肺没事,咳嗽没办法,可能还得咳一两周,回家等等再说吧。"估计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会大骂庸医,然后换家医院。

换了个医生,他说"这太严重了,得赶紧治,不然恶化成肺炎(或者其它恐怖的病)就麻烦了。。。"于是作ABCDE一堆检查,开FGHIJ一堆药。花了一大笔钱,拿了一厚摞报告,吃了一堆药,咳嗽缓解了;再吃几天药,好了。于是,好医生啊,妙手回春。

或者,门口的药店里有琳琅满目的"宝宝专用",天然的,合成的,国产的,进口的,传统的,新出的,乱药渐欲迷人眼,高价方能显爱心,买些回去吃吧。吃几次,宝宝好多了,于是骂骂医院的黑心,自得一下自己的"明智",再把"经验"洋洋自得地告诉亲朋好友。

根据人们的经验,感冒咳嗽的宝宝吃了药"确实好多了",而多年的使用也使得人们相信这些药物的安全。即便是学术界质疑不断,还是有许多家长相信自己的"经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和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等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的家长相信这些药物是安全的,而有62%的家长宣称得到了儿医的推荐。

然而,药物研究者们不断对这些婴幼儿感冒咳嗽药物提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许多随机双盲或者部分随机双盲的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对于症状的改善并不优于安慰剂甚至不做干预的对照。FDA审查汇总了这类研究,认为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副作用的案例。在2005年,美国疾病中心收到了大约1500个婴幼儿服用感冒咳嗽药之后被送急诊室的病例。更为严重的是,有十几起与这些药物有关的死亡病例,经过严肃调查,确认有三起是服用咳嗽药导致的。

这下事情可就大了。有没有用不好说,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原来人们使用多年,"经验"认为有效安全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回事。2007年8月,FDA宣布将组织专家讨论这个问题。公众还没有反应过来,医药公司却已经做出反应。2007年10月,美国几家大医药公司停止销售针对婴幼儿的感冒和咳嗽药。三个月之后,2008年1月,FDA正式发布公告,要求父母不要给2岁以下的
婴幼儿服用非处方感冒咳嗽药。所以,当孩子感冒咳嗽去医院,儿医的处理就是就是开头所说的"庸医的做法"――凉拌。

按照我们的"东方科学"的思维方式,婴幼儿感冒咳嗽药的遭遇实在有点冤。首先,根据人们的"经验",服用了这些药物之后孩子的症状"确实"减轻了――至于不吃药或者随便吃点别的什么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减轻是不重要的,只要能减轻症状,管它是心理作用还是自愈机理呢;其次,这么多人用了这么久也没感觉到什么"毒副作用",何况还有医生的支持――全美国总得有几百万婴幼儿吧,一年中感冒咳嗽的人次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才"三起死亡,还没准是不当使用没有"辩症施治"的结果,至于送进急诊室的那1500个倒霉孩子,谁认为是吃药引起的呢?"肯定"是得了其它的病嘛;第三,就这么"一棒子打死"了所有的感冒咳嗽药,孩子们可怎么长大呢?

可惜,"东方科学"只是我们的同胞关起门来自己玩的东西,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除了带来一点"民族自豪感",实在不如现代科学靠谱。对于一种药物,我们需要明确地知道它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使用与否其实是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而对于有效性与毒副作用的评估,不能依靠病人,不能依靠"传统",不能依靠权力,也不能依靠"民意"。即使是称职的医生,也并不能对所用药物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作出可靠的判断,他们依据的也是药物研究机构的结论。只有专门的药物研究人员,和客观的监测评估机构,才能做出靠谱的判断。

感冒咳嗽药被一棒子打死了,我们的孩子却不可能不得病。但是,在经得住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检测的药物出来之前,"庸医"的"凉拌"或许是最好的方案。

云无心 Fri, 27 Jun 2008 23:40:36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53.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songshuhui.net/feed>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
Sent from G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Saturday, June 21, 2008

AFwd: 严禁发表个人喜好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韩寒 <rssfwd@rssfwd.com>
Date: Sat, 21 Jun 2008 16:08:44 +0000
Subject: 严禁发表个人喜好
To: auvvua@gmail.com

我说,我觉得巴金,矛盾,冰心三个人文笔不好,冰心的书我读不下去。很多把烧香当成一个作家的头等职业道德的文学评论家,他们纷纷对我说,你胆敢骂大师,侮辱大师,颠覆大师,向大师泼污水。

我觉得非常奇怪,我只是在表达我的个人审美和阅读习惯,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罪孽呢?我说他们文采不好,身为评论家,如此的义愤填膺,想来应该是不认同我的观点,那么他们应该告诉我,巴金矛盾冰心的文笔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如果我不认同,好,那大家就是审美不同,一拍两散。这才是正常的。或者索性他们说,你这个笨蛋,审美太差,这也没问题。可是,现在他们只会说,大师是不能评说的,你这是忘本,是人品出了问题,是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原来读不下去冰心的书,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评论家是把自己家里的柱子命名为"历史的耻辱柱"么,看谁不爽就把谁的照片钉上去?那这耻辱柱似乎得做大点吧。我也明白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原来个人情趣上不喜欢某些作家的文笔和他的书,会是违背了道义伤害了民族和没有修养啊。

我的心里自然会评判我自己认为的大师,你们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他们在我眼里只是作家或者成功作家,我自然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读他们的东西。这和一个人的道德没有任何的关联。纵然是我自己认为的大师,我也可以对他说,我觉得大师您的这个地方我不是很喜欢。还是那句以前用过的话,这是你我最基本的权利,大家其实都有这个权利。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自己没有这个权利。

放弃自己的权利也是你的权利,咱不是最喜欢行使这个权利么。

在正规的评论家或者评论者的文章里进行了一些摘录:

竟然对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的大师们指手划脚――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力。

作为名作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谦虚。

其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颠覆大师贬低大家可笑而且徒劳。

贬低嘲讽大师很无知。

除了媚俗,就是沽名。这是笔者对韩寒等人攻击文学大师的基本看法,其中折射的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既然敢于批评大师,你二人又有何德何能呢?

韩寒说巴金冰心茅盾的文笔不好,言下之意是他自己的文笔很好咯

作为公众人物,你自己的喜好,你自己的个人审美是不能放在媒体上对公众发表的

与大师们相比,韩寒们缺乏的不仅是"文笔",还有文学的学养,个体的修养,以及对文学传承的使命感、责任感。

韩寒又与一个什么叫做陈丹青的画家在那里大放臭屁.说什么"其实我们背诵都是描写的特别差的东西,然后在那里背诵,所以写文章一开始写成这样,如果当时放一些钱钟书的东西,中国的学生作文不至于像现在这样。"

靠骂人无耻到极地扬名的民国时代比比皆是,而完全无耻下流靠骂祖宗扬名的的小子只有这个时代才有.韩寒就是其中一个.

千万不能忘本,更不能去骂本.这是道义,也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支柱.谁一旦叛离这个精神世界,谁必将被众人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大师是不可以随便质疑和评说的,我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阅读大师和他们的经典作品其实是一个人的基本文化涵养。不喜欢阅读经典的人很浅薄很空虚。

亵渎贬低大师的价值的结果非常可怕,它的不道德性和危害性非常巨大。

不将老舍、茅盾、巴金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当作家,甚至质疑起众名家的文笔来了

对中国人公认的文学大师贬低嘲讽,伤害了一个民族的文学尊严,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个文人的基本修养,我们为出现那样的非常错误、误导舆论的言论深表遗憾

韩寒 Fri, 20 Jun 2008 21:07:01 GMT+8

___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9r81.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blog.sina.com.cn/rss/twocold.xml>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35051&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Thursday, June 19, 2008

Fwd: 手机的新功能――爆米花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Thu, 19 Jun 2008 21:57:27 +0000
Subject: 手机的新功能――爆米花
To: auvvua@gmail.com

前几天猛犸给桔子发来一个煎蛋链接,《手机嘣爆米花》。有兴趣的人请看这里,http://jandan.net/2008/06/09/make_popcorn_with_your_cellphone.html。视频中,四只手机同时来电,围在中间的玉米粒瞬间变身米花。爆米花在通常情况下是用微波炉嘣的,我们没想过手机波原来也很强很暴力。于是实验科目出身的桔子调动了全楼层8枚手机,当众发誓,玉米花爆出之际,便是米花和8枚手机下肚之时。当然这个赌注是安全的,因为实验合作者都没有近期更换手机的打算。在一阵噼哩叭啦的手机铃声中,5颗玉米忍受着14只眼睛发射的灼灼目光。然而玉米粒惊人地挺住了!!桔子吃米花和手机的野心没有得逞。

要不是昨天早上CNN又掀起一波,手机波爆米花的故事就被遗忘了。据CNN称,12天内《手机爆米花》在U-Tube上被点了4百万下(估计经过这则早间新闻点击率还要继续攀升)。经反复查证,始作俑者不是开爬梯的闲青年,也不是玉米公司,大家能猜到是谁么?答案请见文底。

其实,桔子对自己吃不成手机相当有自知之明。虽然手机辐射频率和微波炉频率相当(同属微波),但如果手机能像微波炉那样使玉米里的水分子极化、振动并气化,那桔子握手机的手指估计也要热血沸腾。谜底公司承认,真想爆玉米的同学,请先将1000万颗手机密密麻麻堆在一起,如果还不爆,那抱歉你手机白堆了……玉米一案就此作罢,毕竟手机辐射对人脑的热效应几乎就在表皮,还不及日光浴的1/10,加快点局部血液循环就散热了。

非热效应才让人头疼,它的作用机理至今没定论,一种解释是,人细胞中的DNA分子带电,在手机周围的电磁场中就会受力被扭坏,是基因突变、细胞周期改变和细胞癌变的前奏。纸上谈兵的原理暂且不管,可是,连将实验结果奉为真理的细胞学和流行病学也交不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比如,某些神经细胞在相当于手机辐射的微波照耀下发生DNA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能否造成染色体异常却是未知;医生们则关注各种可怕癌症,听觉神经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腮腺瘤等等不一而足,调查动辄历时十年,涉及十几个国家上千人,结果,有的说接电话时贴近手机的一侧患癌几率增加,有的说辐射只有对"手机龄"超过10年的人才有效,有人因联想到"现代小孩儿那脆弱的小神经从小暴露在辐射中"而痛心疾首,可是,几乎所有调查都存在实验设计的美中不足(样本量太小、历时太短、人为因素过大),另有大量调查干脆完全重复不出上述结果……(对于研究细节有兴趣的人请搜索wiki,mobile
phone radiation and health,并参考上面三篇综述24、25、36)。

多数科学家认同的说法是:1在本次调查中,2对"手机龄"n年的人,3对某疾病发病率来说,手机辐射的影响不显著,4这句话的置信度是95%――科学是严谨的,群众是不服的。于是说点实际的吧,你的手机什么牌子~~~

为打断桔子推销手机的非法行径,特插播电信业务小广告一则:"1978年,全球第一项手机业务由日本NTT公司启动。截止2007年11月世界上共有33亿入网手机,相当于全球人手半个。GSM手机信号发射塔占据城市制高点,理论上一塔能覆盖8-13km,但实际在手机密集的王府井每隔1km就要树一根天线,不光因为信号随距离增大指数下降,更重要的是GSM手机的原理是抢占频率,像挤公共汽车,而且没人让座,如果经常发生座位抢光事件,中国移动就可以早日把业务都交给联通CDMA了。CDMA用户所有人都占全频,没有占座现象,但是太密集时同样会彼此干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把红墨水滴到一缸水里,高高兴兴霸占了一缸水,别人再滴绿的蓝的黑的白的,颜色太多你就看不出自己的红色了。这就是为什么城里的发射塔不能相距8km,而要搞成密密麻麻的'蜂窝通信',发射塔叫'蜂窝基站'(cell
site),手机叫'蜂窝电话'(cell phone),I am made of
cell就是'我被打成蜂窝了'。宋丹丹说'移动电话移动着接呗'――她要是移动猛了就还得涉及到基站'击鼓传花'的过程。去荒郊野岭玩的时候,万能的桔子爸爸(小广告的精髓)能果断地瞄准哪个是移动发射塔,哪个是他们小灵通基站,跑到下边打电话,信号贼好。"OVER。

回到手机辐射。既然不能确定微波究竟是否影响大脑,人们决定未雨绸缪――制定手机的微波辐射安全标准,从1966年到1998年,该标准从0.01W/cm^2严格了22倍变成0.00045W/cm^2,它标志了人们意识到辐射除了热效应还有非热效应的过程,只不过直到今天也没人敢说多大辐射能保我一条小命。上述数字的意思是,每平方厘米皮肤每秒受到的辐射能量必须小于0.00045瓦特(W)。大家从前喜欢无端指责微波炉,其实它很冤,根据美国标准,如果微波炉能一直同桔子保持5厘米的亲密接触,那么桔子一平方厘米皮肤在微波炉漫长的一生中所受辐射总量将为0.005瓦特。继续为"辐射凶手"正名:当你距离室内无线网络路由器0.3米(它发射的同是微波),受到辐射将为每秒0.0000121W/cm^2(数据来源:Wifi
Access Point)。

具体执行时采取的是"吸收辐射率"这一指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就是常见的SAR),因为大脑和大腿对辐射的吸收本领要单独考虑。人的解剖学特征决定了手机SAR的定义:接电话距离下,单位质量头部吸收的微波辐射能量(平均)值。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这个值要低于2W/kg,美国标准是1.6,各款手机也大致集中在0.3-1.6W/kg。借用GSM手机的频率把这个值换算为上段提到的标准,1.0W/kg刚好相当于0.00052W/cm^2。(想看计算细则的请看,http://www.icnirp.org/documents/emfgdl.pdf)

写到这里,我想做如下几件事:

1. 回家把手机耳机翻出来;

2. 不枕着手机睡觉;

3. 手机开机的时刻做扔手榴弹状;

4. 在车里接电话把天线抽出来;

5. 为英俊神勇的爸爸(定语修饰"爸爸")的单位大喊一声:小~灵~通(辐射为0.000050W/kg)!

一个《手机爆米花》的虚假广告,让桔子中计,活生生写了这么多字,这哪个公司干的……

答案:蓝牙公司。

桔子帮小帮主 Wed, 18 Jun 2008 20:14:27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95.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songshuhui.net/feed>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Wednesday, June 18, 2008

Fwd: 被人遗忘的昏睡病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Wed, 18 Jun 2008 11:06:00 +0000
Subject: 被人遗忘的昏睡病
To: auvvua@gmail.com

记得很久以前,看了一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片,介绍说当殖民者遇到非洲采采蝇和昏睡病后,望而却步,中部非洲因为采采蝇而免于被殖民统治,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正确。

采采蝇因为昏睡病而闻名,所谓昏睡病(Trypanosomiasis,sleeping
sickness),是一种叫做锥虫()的寄生虫感染造成的疾病,流行于撒哈拉沙漠到Kalahari沙漠之间的中部非洲,这里又被称为采采蝇带,采采蝇叮了人或是牲畜后,把寄生虫注射到被叮咬动物的体内,然后寄生虫开始在体内繁殖,被感染的人,出现昏睡,继而昏迷死亡。14世纪西部非洲马里的国王,Mari
Jata就是死于这个疾病,昏睡大约2年
的时间,然后死亡,这是文字记录比较早的昏睡病例。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当西方的殖民者们把贸易拓展到西部非洲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这个非常奇怪的疾病,得病
的人昏睡不醒。人们对这个神秘疾病充满好奇,对病因的解释也是千奇百怪,有人认为是喝酒太多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吸大麻过量,吃变质的食物,或是因为精神
创伤造成的。

当苏格兰医生David Livingstone
(1813-1873)在1850年左右到非洲探险的时候,在雨林和草原穿越,发现马匹经常死亡,死亡的马都是被苍蝇叮咬过的。这位大夫开始用砒霜治疗患病的马。后来发现,不仅是马,牛,狗都会患这个病,这个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后来探险者们发现了采采蝇(Tsetse
fly)和这种神秘疾病之间的联系,就把这个病直接叫做"苍蝇病"。

1840到1880年间,一种新的寄生虫被发现,这种寄生虫寄生在鱼,青蛙,老鼠,骆驼和马身上,1843年,法国医生David Gruby
(1810-1898)在青蛙的血里发现了一种寄生虫,其形状类似开葡萄酒瓶塞的螺旋起子,动起来也是旋转着,后来科学家们给这个小东西起了个名字,叫做"锥虫(Trypanosoma)",这个词汇来自希腊语,Trupanon,意思是在头颅骨上打洞,soma,意思是身体,中文翻译成锥虫非常形象。

1894年英国军队的外科医生David Bruce(1855-1931)和他的妻子Mary
(1849-1931)到南非研究牲畜死亡的情况,他们在一头被采采蝇叮咬后得病的牛血里分离到一种微生物,他们认为是这种微小的"魔鬼"导致牛的死亡,于是他们把狗放到采采蝇的生活圈子里,狗回来的时候患了和牛一样的病,Bruce夫妻在患病的狗血里发现了同样的微生物,他们把采采蝇放到马厩里,不久马得了病,马血里发现了和患病的牛和狗一样的微生物,Bruce夫妻确定了采采蝇,牲畜病和寄生虫之间的内在联系。但依旧,人们还不知道人类的昏睡病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直到1901年,在赞比亚的昏睡病人血里发现了锥虫,同时昏睡病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乌干达流行,英国政府派人到乌干达寻求病因,但当时的几位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因为错误的预先假定的想法,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导致疾病的"细菌",英国政府对调查的进展很不满意,于是派Bruce负责调查工作,1903年,Bruce确认是锥虫导致了和牲畜一样的感染,人感染后就表现出昏睡病的症状,这种锥虫被命名为Trypanosoma
Brucei。

之后人们确认是雌性的采采蝇传播锥虫,其他一些动物例如非洲大羚羊,羚羊,携带锥虫但不会患病,而人,马,牛等动物感染后患病。

昏睡病又被称为"殖民病",这个神秘的疾病并没有像电视片上说的,把殖民者们吓跑,在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和德国的殖民地都广泛流行这种疾病,昏睡病造成的灾难是惊人的,仅仅在1896年到1906年间英国殖民地乌干达就有25万人死于昏睡病,在刚果盆地死亡人数则超过了50万。疾病的灾难引起殖民者们的广泛关注,不断有科学家,医生们到非洲专门从事昏睡病的研究。

之后,殖民政府采用了各种措施控制疾病的传
播,例如强制居民迁离采采蝇的居住地;用砒霜的衍生物治疗昏睡病,尽管这种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杀灭采采蝇等等措施。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在殖民者到达非洲
前,因为相对隔离的部落生活,人,牲畜和采采蝇相安无事,正是因为殖民者的进入,改变了整个生物圈里的平静,疾病开始快速传播,这就是"殖民病"称呼的由
来。

1970年后,昏睡病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但近些年来,在非洲政治不稳定战乱连年的地方,昏睡病出现了增长的趋势。今天,锥虫感染仍然是威胁非洲人健康前10位的疾病,感染的区域又往往是非洲最贫穷的地方,所以人们并不重视这个病,研究控制和治疗的经费连年萎缩,被称为"被人遗忘的疾病"。这个病仍然威胁着六千万非洲人的健康,每年有大约50万新病例,造成6万多人死亡,还造成每年超过3百
万头牛死于锥虫感染,使得感染的地区进入到疾病,贫穷,饥荒和死亡的循环。人们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最终了解了这个疾病,但却不能非常有效地控制这个疾病,
没有疫苗,没有副作用小效果好的理想药物,因为得病的人都是非洲最贫穷的人,没有可以赚钱的空间,所以没有大药厂花大的精力来研究开发药物,所以这个病就
真的被人们遗忘了,尽管他还在非洲肆虐着。

青方 Tue, 17 Jun 2008 10:36:24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85.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songshuhui.net/feed>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方舟子 : 和地震赛跑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Wed, 18 Jun 2008 22:20:38 +0000
Subject: 方舟子 : 和地震赛跑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和地震赛跑 ・方舟子・ 全世界大约20%的大地震发生在日本,在那里发生的大地震,若非伤亡惨重,
不太引起关注。6月14日岩手县地震能成为国内的头条新闻,除了汶川地震之后
的感同身受之外,恐怕还因为国内媒体报道说日本气象厅提前10秒准确预报了这
次地震。于是时评家们纷纷发表"日本气象厅提前10秒预测地震令人尊敬"、
"为什么日本能提前10秒预报地震"的评论,批评国内地震局此前"地震预测目
前仍是世界难题"、"地震难以预报"的说法是在推卸责任,地震在现在究竟能 否准确预报,一时又成为话题。
这其实是把事先的预测预报和事后的预防预警混为一谈了。这就好像有人 看到了闪电后,准确"预报"几秒种后会打雷。其实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
只不过光波速度比声波快得多,远处的人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打雷,所以可以 利用时间差发出"打雷预报"。这次日本的"地震预报"也是类似的"打雷预
报",它不是在地震发生前做出的预测,而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不同地震波的 传播速度不同产生的时间差,和地震赛跑,赶在地震波前头发出预警。
地震在地下震源发生后,释放出的能量以两种波的形式传播,一种是挤压岩 石产生的压缩波( 简称P波),它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所以又叫纵
波,它让地面上下颠簸;一种是剪切岩石产生的剪切波( 简称S波),它的振动
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又叫横波,它让地面左右摇晃。横波比纵波强得
多,振幅是纵波的3~10倍,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因素。但是横波的传播速度 较慢,大约每秒4公里,而纵波的传播速度大约每秒7公里。
于是不难想到,能否利用这两种波速的时间差,一旦监测到纵波,就赶在破 坏性强的横波到来之前发出预警呢?预警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或十几秒,虽然来
不及疏散人群,但是来得及采取切断煤气、停止发电、停驶高速列车等措施,防
止次生灾害。如果距离震中足够远,预警时间甚至有可能长到几十秒。汶川地震
的震中映秀与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的直线距离约120公里,如果在映秀监测到纵波
后就立即向北川发出预警,那么北川就可以有约30秒的反应时间,甚至足以组织 学生撤离教学楼了。
原理虽然简单,要据此建一个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却不容易。至少要具备 三个条件:首先要有密集的地震台网,及时监测全国各地的情况。日本在全国建
了1000个地震台,大约20公里就有一座。其次,对收集来的数据要能做高速、有
效的分析、估算。不仅要能快速确定震中,而且还要根据初步监测到的纵波估计 出地震的强度,向可能被地震危及的地区发出预警。日本规定只有在烈度达到
5弱以上时才发出预警。烈度和震级不一样,震级是根据地震在震源释放的能量
大小测定的,烈度则是根据地震在各地的破坏程度估计的,在日本烈度达到5弱时,
抗震性能较差的房屋墙壁可能出现开裂,书架可能会倒,大致相当于中国烈度
的7度。此外,有关部门还要能对预警做出快速反应。收到预警后,电视台、电台 自动播放通知,电厂自动停电,电梯自动在最近的楼层停下、开门,等等。
这是一个昂贵的浩大工程,在现在也只有日本有开发它的财力、 能力和意愿。日本自2004年2月起开始测试全国地震预警系统,到2006年6月止,
共发布了855次预警,其中只有26次是假警报,效果似乎不错,因此在2007年10月
正式投入使用。正式使用后该系统暴露出很大局限性,都是在数据分析、计算上
出了问题。今年1月26日石川县地震,预警系统估计烈度只有4,所以没有发出预
警,而实际烈度是5弱。4月28日冲绳县宫古岛地震,预警系统倒是发出了预警,
但是是在地震发生10秒后发出的,比横波慢了4秒,而且实际烈度只有4,而
不是估计的5弱。5月8日茨城地震更离谱,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近1分钟、做了9
遍计算后才确定这次地震的烈度为应该发出预警的5弱,这时地面已摇晃了40秒
了。当时很多人批评这个耗资巨大的系统没有用处,气象厅的人辩护说那是因为 这些地震都处于预警的边缘,如果是更大的地震就会估计得更准。果然,
这次岩手县地震发生4秒后即发出了发生5弱( 后修正为6强)地震的预警,让
附近的仙台有了10秒以上的准备时间。究竟因此挽救了多少生命还很难说, 但显然挽回了人们对预警系统的信心。
除了实际使用中的问题,预警系统还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破坏最严重的震 中地区来不及预警,离震中越远则预警时间越长,但是地震破坏也越小,就越不
需要预警。不过,这是目前人类能想到的最好的地震预警方法了。有人说现在能
预警10秒,以后就能预警10分、10小时……乃是不了解预警原理的浪漫想像。和 地震赛跑,受制于地震波速度,提高成绩的余地很小。
2008.6.16 ( 《中国青年报》2008.6.18) (XYS20080618)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方舟子<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Wed, 18 Jun 2008 00:00:59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ingdian/quake4.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山雨 : 全国网友都在“居心不良”恶搞王兆山!?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Wed, 18 Jun 2008 22:20:41 +0000
Subject: 山雨 : 全国网友都在"居心不良"恶搞王兆山!?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全国网友都在"居心不良"恶搞王兆山!?   山雨   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因一首《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词一夕之间而名满
天下,全国网友因其吟出了"纵做鬼 也幸福"的奇伟诡谲词句而对其口诛笔伐!
笔者私下揣度,名动天下当是王兆山多年来的梦想,但以这种方式出名当出其意 外!一时间,王兆山已成弱势草根,天可怜见的!
于是有人愤愤然,有人鸣不平。   有其同乡名曰王竞成者,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挺身而出发博文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0e05001009kh5.html)为其大声疾呼 (
姑且不究其动机为何),认为王兆山这样出名是有人"居心不良""恶搞"的 结果。很有理由地(
毕竟列举了一大堆)认为"王兆山没有啥错,错就错在对他 "恶搞"的人;居心不良","对他"恶搞"的人,其人品与目的都不值得称
道"。并继之以大帽恐吓,"在国家灾难时期,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到底居 心何在。那些跟风,推波助澜的人;你又是居心何在?"(
笔者注:跟余秋雨一 个德性)。似乎感觉光如此断言棒喝还不足以抒其胸臆,乃奋力挞伐网友并不惜
口出恶言:"无聊"恶搞"与"跟风恶搞"的人是对死难者的最大侮辱,最大的
不尊敬;也是对生者的一种伤害,更是小人之心;是我们国家的败类,是社会的 人渣;是道德败坏的无聊文人干的罪恶勾当。"
当然与全国网友不同的是,作为王兆山老乡的王竞成先生毕竟自有高见: "说王兆山可以做下一届中国作协主席,我看没有啥不可以;一个中国人,一个
热爱写作;热爱国家的人,一个有管理才能的人;都可以或可能来做中国作协主 席,难道有啥不可以吗?"   但愿这不是什么反语或什么笔法!
有意细读者,可点击王竞成博客网 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0e05001009kh5.html
  该人求仁得仁,就算再为其做一次广告吧。 关于被"恶搞"的王兆山?   王竞成
王兆山我还是了解的,说实话;对他"恶搞"的人,其人品与目的都不值得 称道。王兆山是一个沂蒙山区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失去父亲;在艰难贫困的环境
中长大,通过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热爱写作;虽然不像一些写小说的与写诗
歌的那么有影响,但,他的散文与报告文学还是不错的;谁规定必须是著名作家
才可以做作协领导。领导首先要有管理才能,王兆山就是一个善于管理的人才。
我并不是想拍他马屁,拍马屁的话;他对我来说,官太小。再说我也不在山 东工作,我只是从一个公正;有良知的一个文人的角度,出来有必要谈谈看法。
王兆山是与我老乡,山东沂南人;过去属于沂水,历史上叫琅琊阳都。我在山东
工作时与他有过接触,他那种豪放的山东人性格与沂蒙山人的朴实;在他身上还
是很明显的。尤其是他在山东作协对老作家的爱戴,关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对青年作家的提携与支持,更是值得称道。
一个作家在共和国处于灾难之中,所表达的思想都是真诚的;无论他用任何 语言来呈现他的心情。我看来,他那种语气是处于一种最朴素的意愿。我们在家
乡有亲人去世了,谁不梦想亲人复生呢?给亲人上坟用纸扎电视,扎汽车也属于
正常;并不就说是迷信。那是减轻与安抚死难者亲属痛苦的一种手段而已。歌颂
国家领导人也没有啥不对,天灾是无法避免的;就像一些疾病一样,我们没有能
力治愈;亲人走了。在习俗中,有亲人去世;我们的朋友去安慰,去看望;我们
是感恩的,也是感激的;有啥不对呢?他无非是借用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方法,
让生灵再现的可能与渴望;这不是很多文学作品一直使用的吗?为何到了这里就 不行了呢?
我看王兆山没有啥错,错就错在对他"恶搞"的人;居心不良。山东作协历 来是个是非之地,就像前党组书记兼副主席被联名整走一样;有人对王兆山"恶
搞"也就不足为奇。在国家灾难时期,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到底居心何在。 那些跟风,推波助澜的人;你又是居心何在?
说王兆山可以做下一届中国作协主席,我看没有啥不可以;一个中国人,一 个热爱写作;热爱国家的人,一个有管理才能的人;都可以或可能来做中国作协
主席,难道有啥不可以吗?   无聊"恶搞"与"跟风恶搞"的人是对死难者的最大侮辱,最大的不尊敬;
也是对生者的一种伤害,更是小人之心;是我们国家的败类,是社会的人渣;是 道德败坏的无聊文人干的罪恶勾当。
王兆山没有错,他不过表达了一个普通人的愿望;死者能复活,是我们对死 去的亲人永远的期盼与梦想。 (XYS20080618)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山雨<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Wed, 18 Jun 2008 00:00:43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389.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Tuesday, June 17, 2008

Fwd: 白衣嘴饭 : 不给宝宝喂牛初乳产品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Tue, 17 Jun 2008 08:17:39 +0000
Subject: 白衣嘴饭 : 不给宝宝喂牛初乳产品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不给宝宝喂牛初乳产品 作者:白衣嘴饭 今天是白露网友提出疑问:建议婴儿喝牛初乳的专家是不是故意忽悠人?建
议婴儿喝牛初乳的所谓专家当然是忽悠人。 今天是白露网友怀恶意的猜测是"国内医疗保健虚假产品、虚假信息之所以
会泛滥成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少有专家出来告诉公众真相,反倒有不少专
家与之同流合污,甚至是始作俑者。"本人怀善意的猜测是,不少真正的专家,
已经告诉公众真相,例如可以搜索一下《牛初乳是给牛喝的》的文章,是一篇很
好的文章。但这些声音在商家强大利益驱动下铺天盖地的宣传下被湮没了,包括
网络,只要输入"牛初乳",眼前必定是大量的广告及不实宣传,普通消费者根
本难以辨别哪些观点是正确的,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主要应该是相关部门和行业 组织作为的缺失。
今天是白露网友可以参考《牛初乳是给牛喝的》一文,里边讲得比较清楚, 如果结合本人所知,概括一下就是: 1、人初乳(
孕后期和分娩后4至5日内的乳汁)对新生儿是好东西,其中含丰富 的SIgA,蛋白质、矿物质含量相对高。注意,这里指的是SIgA(
分泌型IgA)― ―外分泌液中存在的抗体,可以在肠道等粘膜局部发挥免疫作用。没有理由认为 食用含IgG抗体的食物(
厂家宣称其牛初乳制品含大量IgG)可以增强免疫力。理 由如方舟子《以"蛋白"的名义》一文。另外说一句,只要是IgG都对人都有用
吗?牛常见的口蹄疫是病毒感染,可牛产生的相应抗体对人类却毫无用处,人类 可不属偶蹄类动物。 2、牛初乳对初生牛犊是好东西,理由同上。
3、对婴儿来说,目前牛初乳制品没有比普通婴儿奶粉好,有些方面更差。理由 是:
a、厂家吹嘘的牛初乳当中含有大量IgG等抗体可以增前婴儿免疫力是扯淡, 因为就是有也没有任何作用,不能被完整吸收利用,也不能在局部发挥作用。
b、牛初乳如作为加工过的固体制剂,其抗体( 有用的是SIgA)还有其他免 疫活性细胞的活性难以做到有效保存,因为其保存条件是苛刻的。
c、如果喂养新鲜的牛初乳,牛奶中的成分不适合婴儿的营养需求,因为婴 儿奶粉的原料虽然是牛奶,其成分是加工和微生物杀灭过的。 d、虽然牛初乳(
制品)中的蛋白质、矿物质相对高,但并不存在某种成分 越高越好的情况,牛奶蛋白酪蛋白比例过高,氨基酸比例不当。若作为婴幼儿食
用的奶粉,需要参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各项指标,符合指标者即为好奶粉。 e、一哄而上的牛初乳厂家的产品能否达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感官要求、理
化指标及卫生指标等基本指标令人怀疑,是否会出现不良后果大头娃娃事件为前 车之鉴。 f、国际尚没有对婴儿牛初乳的推荐量和制造食用标准。
g、目前的牛初乳产品较普通婴儿奶粉昂贵许多。 雀巢、惠氏、雅培、美赞臣等较早在国内销售婴儿奶粉的公司,目前均无牛
初乳产品,为防止记忆偏差予电话联系证实( 后二者电话未接通),也从另一侧
面说明到目前为止,市场上的婴儿牛初乳产品是不成熟的产品,也可以称之为假 冒伪劣产品(
虚假宣传),不值得一试。对于现在的年轻妈妈,简单来说,不给 宝宝喂牛初乳产品,也不必要信任有牛初乳产品的品牌,包括这个品牌的其他产
品,因为这个品牌已经违反了起码的良知和科学态度,若听信虚假宣传而放弃母 乳喂养,则更是得不偿失了。 (XYS20080616)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白衣嘴饭<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16 Jun 2008 00:00:43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niunai3.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白衣嘴饭 : 不给宝宝喂牛初乳产品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Tue, 17 Jun 2008 08:17:39 +0000
Subject: 白衣嘴饭 : 不给宝宝喂牛初乳产品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不给宝宝喂牛初乳产品 作者:白衣嘴饭 今天是白露网友提出疑问:建议婴儿喝牛初乳的专家是不是故意忽悠人?建
议婴儿喝牛初乳的所谓专家当然是忽悠人。 今天是白露网友怀恶意的猜测是"国内医疗保健虚假产品、虚假信息之所以
会泛滥成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少有专家出来告诉公众真相,反倒有不少专
家与之同流合污,甚至是始作俑者。"本人怀善意的猜测是,不少真正的专家,
已经告诉公众真相,例如可以搜索一下《牛初乳是给牛喝的》的文章,是一篇很
好的文章。但这些声音在商家强大利益驱动下铺天盖地的宣传下被湮没了,包括
网络,只要输入"牛初乳",眼前必定是大量的广告及不实宣传,普通消费者根
本难以辨别哪些观点是正确的,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主要应该是相关部门和行业 组织作为的缺失。
今天是白露网友可以参考《牛初乳是给牛喝的》一文,里边讲得比较清楚, 如果结合本人所知,概括一下就是: 1、人初乳(
孕后期和分娩后4至5日内的乳汁)对新生儿是好东西,其中含丰富 的SIgA,蛋白质、矿物质含量相对高。注意,这里指的是SIgA(
分泌型IgA)― ―外分泌液中存在的抗体,可以在肠道等粘膜局部发挥免疫作用。没有理由认为 食用含IgG抗体的食物(
厂家宣称其牛初乳制品含大量IgG)可以增强免疫力。理 由如方舟子《以"蛋白"的名义》一文。另外说一句,只要是IgG都对人都有用
吗?牛常见的口蹄疫是病毒感染,可牛产生的相应抗体对人类却毫无用处,人类 可不属偶蹄类动物。 2、牛初乳对初生牛犊是好东西,理由同上。
3、对婴儿来说,目前牛初乳制品没有比普通婴儿奶粉好,有些方面更差。理由 是:
a、厂家吹嘘的牛初乳当中含有大量IgG等抗体可以增前婴儿免疫力是扯淡, 因为就是有也没有任何作用,不能被完整吸收利用,也不能在局部发挥作用。
b、牛初乳如作为加工过的固体制剂,其抗体( 有用的是SIgA)还有其他免 疫活性细胞的活性难以做到有效保存,因为其保存条件是苛刻的。
c、如果喂养新鲜的牛初乳,牛奶中的成分不适合婴儿的营养需求,因为婴 儿奶粉的原料虽然是牛奶,其成分是加工和微生物杀灭过的。 d、虽然牛初乳(
制品)中的蛋白质、矿物质相对高,但并不存在某种成分 越高越好的情况,牛奶蛋白酪蛋白比例过高,氨基酸比例不当。若作为婴幼儿食
用的奶粉,需要参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各项指标,符合指标者即为好奶粉。 e、一哄而上的牛初乳厂家的产品能否达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感官要求、理
化指标及卫生指标等基本指标令人怀疑,是否会出现不良后果大头娃娃事件为前 车之鉴。 f、国际尚没有对婴儿牛初乳的推荐量和制造食用标准。
g、目前的牛初乳产品较普通婴儿奶粉昂贵许多。 雀巢、惠氏、雅培、美赞臣等较早在国内销售婴儿奶粉的公司,目前均无牛
初乳产品,为防止记忆偏差予电话联系证实( 后二者电话未接通),也从另一侧
面说明到目前为止,市场上的婴儿牛初乳产品是不成熟的产品,也可以称之为假 冒伪劣产品(
虚假宣传),不值得一试。对于现在的年轻妈妈,简单来说,不给 宝宝喂牛初乳产品,也不必要信任有牛初乳产品的品牌,包括这个品牌的其他产
品,因为这个品牌已经违反了起码的良知和科学态度,若听信虚假宣传而放弃母 乳喂养,则更是得不偿失了。 (XYS20080616)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白衣嘴饭<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16 Jun 2008 00:00:43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niunai3.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方舟子 : 当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也说“范跑跑”事件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2008/6/17
Subject: 方舟子 : 当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也说"范跑跑"事件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当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                            ――也说"范跑跑"事件                               ・方舟子・      最近一个在四川大地震刚发生时丢下满班学生以最快速度独自逃到 足球场的中学教师很出名。这位被戏称为"范跑跑"的教师先是在网上 自我曝光、辩护,引起一番争论,然后又被传统媒体注意到,又是接受 报纸采访,又是上电视台参加辩论,俨然成了红人。      不过,这事如果发生在范跑跑以及他的某些支持者所向往的"自由、 公正"的美国,没什么可争的,他铁定会被学校开除,而且这辈子别想 再当教师了。原因很简单: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不具有professionalism。      这个词在汉语中没有恰如其分的对应词,翻译成"专业精神"、 "职业道德"、"敬业态度"都不太准确。它其实是某些特殊行业的业 者所必须达到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干这一行就要有这一行的样子。 这些特殊行业对公共事业至关重要,不是普通人所能从事的,其业者必 须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有自己的行业组织,社会地位崇高,因而也就 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更高的道德要求,讲求行业 自律,才对得起公众的信任和尊敬。一旦违反了行业准则,就会被清除 出那个行业,即使道歉也未必能被原谅。      像医生、护士、律师、工程师、建筑师、会计师以及教师都属于这 样的行业。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有了特殊的责任,需要对学生 和公众做出一定的承诺,而不能特立独行。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制定的 《教育行业道德准则》规定,教育者为了满足对学生的义务,"必须尽 合理的努力保护学生避免有害学习、健康、安全的情况"。在灾难来临 时,教师不一定要舍己救人当英雄,但是采取保护学生的必要措施,例 如组织学生疏散,是根本要求。抛下学生不管独自逃生肯定是不行的, 虽然那也许是人的本能,也不犯法,但是对不起社会和学生的信任,不 像个教师的样子,也就不配再当教师。当然,他可以去从事其他行业。 范跑跑的校长不仅不开除他,还替他辩护,同样也不像个校长的样子。      范跑跑能成为媒体红人,还有那么多人为他辩护,也正说明许多国 人还没有意识到教师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或者意识到了也不以为然。其 实当前中国的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学术腐败、医疗腐败、教育腐 败等等,都可以归结为特殊行业人士没有特殊行业人士的样子:科学家 不像科学家,工程师不像工程师,医生不像医生,护士不像护士……只 是将行业当成谋生手段,而不承当相应责任,没有行业自律,还被公众 容忍,岂止是教师这个行业。  2008.6.14.  (XYS20080616)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方舟子<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16 Jun 2008 00:00:59 -0500


Source: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fazhiwanbao/fanmeizhong.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click 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here
~
Powered by RssFwd, a service of Blue Sky Factory, Inc

Fwd: 寻正 : 不跑,是教师的义务――也论范跑跑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5 Jun 2008 06:22:34 +0000
Subject: 寻正 : 不跑,是教师的义务――也论范跑跑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不跑,是教师的义务――也论范跑跑   作者:寻正   我对范美忠在刘夙也谈范跑跑一文以前是一无所知的,即使读过他以前的文
章,也可能只是片刻的激动,稍后便是长久的忘却。刘夙一文,让我知道了这位
敢于为跑正名的名人的一个生活侧面,他的生活是失败的,起码失败了数次,现
在大概又要面临一次失败,寻找新的工作,以其为跑而言的"名誉",再找一份 新的工作,恐怕也未必是一件易事。
刘夙一文为范跑跑的行为定了基调,那就是"极端自私自大",对此我相信 难以有反驳的依据,不过,仔细阅读刘文所提供的资料,我却对这个范跑跑感到
几分莫名的兴趣,一言以概括之,失败中带着希望,希望中杂夹更大的失落。下 文先谈失败与失落,然后也为范跑跑说两句。
那些研究动能知觉预告地震的人大可放心,人类进化以后并不失去天生的自 我保护能力,在对振动的感觉之上,人的综合能力,未必输于任何动物。范美忠
的跑,在中国教师群体中是70-80%的"正常"现象,早在范文以前,就有新闻
报道了中国的教师如何在尖叫一声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到了操场的正中
央,大小孩子们,在尖叫效应之后,狼狈窜出,老师们先到操场中央,喘好了气, 正好可以对大难不死的孩子们整队集合。
对于李跑跑,龙跑跑,还有王跑跑,这些"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 点弱智的新闻媒体,毫不吝啬笔墨,给予了正面报道,那一声尖叫,万金难买,
学生们都随着尖叫的指引,逃出生天。范跑跑的反思中,也至为遗憾,因为他唯
一后悔的是,自己跑没有能尖叫一声,让学生也跑,学生们躲到了桌子下面。他
的校长也说,"老师是该带头跑啊,然后学生跟着跑,这是最好的选择啊,没想 到那邦瓜娃子不跑!"
范跑跑的难处,就在于有一点难得的率真,再加上坏运气――那邦"瓜娃 子",说不跑,就不跑,硬是躲在教室里等地震过后才出来,范跑跑无法证明他
的"光辉义举"把学生带到了安全地带。而李跑跑与王跑跑,大约凭得那一声尖
叫,可以评优秀教师了,因为他们毫无例外地,把学生"带"到了安全的操场中, "跟着跑"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经典救命理论。
中国地震局一大罪恶是忽略地震风险,地处地震高发地带,我们吃惊于人们 应对地震能力的缺乏,我们可以原谅记者的无知〖面对中国言论管制得很历害的
环境,本来期望就不高〗,但无法原谅所有的教师众口一词认为临震教师的反应 是拨腿就跑,尖叫一声,然后学生跟着跑。
不跑,是教师天生的义务。这一点,不太需要更多的规定,地震局的渎职, 我们对规定也难以寄于太高的期望,只需要回顾一下人的基本特点就行了,在汶
川大震中,已有不少教师――称职的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为此添加了适当的注 角,不跑,是教师应尽的义务,是他们对父母与社会应尽的义务。
教师不跑的义务不是教师特别的义务,作为教师不能用职业风险( 比如用未 得到那么多的报酬之类的借口来回避)来衡量,教师不跑的义务是成年人的天然
社会义务,比如一个成年人,碰巧出现在教室里,他与在场的教师一样拥有同等
的社会义务,针对未成年人的义务。不可否认,人类具有天然的直觉,认为未成
年人,尤其是幼小儿,缺乏对环境应变的能力,人类具有保护幼儿的本能,面临
风险,人类也会本能地团结起来保护种族的弱小,这一点,绝不输于比人类更低 等的生物。
当一根巨梁落下,人会本能地避开,那是本能,但如果说范跑跑从教室跑到 操场中,那就不纯粹是本能了,更多的是条件反射,长久的自私训练的结果,人
类对自己的行为喜欢美化、理性化( 即事后寻找非理性行为的理性基础),范跑
跑在不成功时,找了一个不成功的理由,而大量的李跑跑、龙跑跑、王跑跑等人,
则在成功时找了一个成功的理由,一般的无耻,两样的对待。尖叫一声,或许不 应当是道德的分水岭。
当面临生存危机时,成年的动物保护弱小,凭的是体力,经验是次要的;但 在人类,成年人保护弱小,凭的是成熟的思维能力与经验,体力是次要的。成年
人保护弱小而非欺负,凭借的是人的动物本能,也就是说女儿是次要的,方舟子
曾写过一个科普,长得象个娃娃,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获得此类的本能式的优
待,而要论及亲疏,非得有社会经验,是条件反射。置妻子于不顾,独自先逃的
人,就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直觉,或者条件反射,比甜言蜜语更能反映人对自己与 周围人的看法。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群居性动物,在面对巨大风险与灾难时,其本能恰好 是团结群聚,而条件反射才会计算单独行动与群体行动的效益,最终结果往往是
条件反射或者理性的。人面对危机如果真正地循本能而动,极少有道德谴责发生。
在社会道德层次上,我们需要考虑效益,比如说救援专业人员第一要务,是 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个道理很简单,救援者是待救人员的希望,你不顾自己安危,
也就在毁灭待救人员的希望,再举一个例子,你跟未成年人一起坐飞机,飞机出
现事故,飞机的安全指南要求你先给自己戴好吸氧面具,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再
设法保证未成年人的安全,因为你的本能是先向未成年人提供保护而不顾及自身
的安危,从安全效益上讲,你的本能会同时增加你及未成年人的风险。当范跑跑、
李跑跑、龙跑跑等人克制住了自己的本能冲动,而选择了第一时间逃离了灾难, 我们要问的是他们这样做是否更有安全效益。
5.12的灾难,让远离震区的咸阳数所中学的近40名学生受伤,2005年的江西
地震,虽然只有5.7级,却也让远在湖北省的数所学校的近80名学生受伤,房屋
未塌,楼梯未垮,学生们互相踩踏伤害。中国的跑跑教师们,应当为自己的行为
感到羞耻,也应当为没有产生学生争抢出门或者楼梯发生踩踏事件而感到幸运,
因为真有此类情况,他们还要负刑事责任的,地震没伤人,反到让你们给伤了, 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在大部分地区,地震来临首先到的是纵波,对建筑的损害并不大,振动也不 大,如果在此时反应,如果学生们能迅速撤出建筑物,在二三楼以内,应当有足
够时间的,因为其后到达的横波,再其后的表面波,并不是一下子就振垮了建筑
物,即使是豆腐渣工程,也得跟地震波共振一段时间才垮的。大量的人要通过宽
度有限的门口与楼道,必须要有高度的协调工作,老师一拍屁股溜了,学生们挤
不挤得出门口楼道就大成问题,挤成一团,慌成一团,即使楼不塌,也得有人受
伤,中国的建筑对安全重视得不够,大部分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是挤不出来的, 挤进楼道中更容易受伤。
教师不能跑,不能诱发群体恐慌,要为学生提供权威与心理上的支持,对学 生的撤出或者避难行为加以组织与指导,才能取得在此类场景下最大效益,这都
是成年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遇到巨大风险时应尽的义务,也是出乎本能的选择,
是难得的理性与本能走到一块儿的场景。中国高发地震区域内教师与学生未受地
震时的求生训练,未定期在未震时演练,中国地震局应该有人为此负责,因为如 果有这样的训练,5.12地震的死难人数应当大减。
对范跑跑进行谴责,不能忽略范跑跑一样的其他跑跑教师,他们美化自己的 言行也一样地可耻,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的美化行为取得了成功,如果此
后中国教师面对危机的标准反应就是拨腿就跑,不忘尖叫一声,那孩子们交给中
国的教师们就太危险了,没有护犊之情的教师,绝对不是合格的教师,连做教书 匠的资格都没有。
就如何评价范跑跑本人,我跟刘夙有着极大不同,因为我的确从他身上看到 希望,范美忠愿意把自己的理想付之实践,跟空言干嚎就不大沾边,中国的教育
系统人性缺乏,应试教育推残青少年身心健康,让中国新一代智识发育不良,中
国的确需要范美忠这类愿意追求人生理想的人,他的失败,何尝不给人以希望,
嘲笑他的教书与编辑经历并不适当,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重,范美忠的失败,并
不仅仅是他的失败,而是整个社会、众多家长、与学者良知的失败,因为他本应 成功。
范美忠或许至今仍难以意识到自己触犯了什么样的禁忌,认识不到自己的错 误,文科背景,对相应知识的扩充似乎缺了位,尽管他就是主张中国教育要向实
用化过渡的人,他或许意识不到此间的讽刺,因为他本人,就是他所诅咒的罪恶 的一个祭品,这就是一个极大的失落:苦了中国的孩子们了。
范美忠是失败的,注定了要失败的,但他的失败,却是众人杯中苦酒,而他 自己,却或许可以说,我失败了,但我曾经尝试过,也曾燃烧过,是光,还是烟,
或许他本人也难以控制。   中国,需要的是一个不跑的范美忠,可惜他已经跑掉了。希望人们继续追问 为什么要考试。   下图(
博客见图)是大家都很熟习的张万吉背妹图,11岁的孩子背着3岁的 妹妹跋涉12个小时,足够那些跑跑教师学习的了。 (XYS2008061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寻正<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Sat, 14 Jun 2008 00:00:54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341.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Sunday, June 15, 2008

Fwd: 肖凌 : 为什么不该怪罪“范跑跑”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5 Jun 2008 06:22:35 +0000
Subject: 肖凌 : 为什么不该怪罪"范跑跑"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为什么不该怪罪"范跑跑"   肖凌   看了笨笨咖啡的《我为什么反对"范跑跑"的行为?》,觉得有些说法值得 商榷。
地震发生时,据范老师说,他脑子一片空白,本能地跑出教室,出去后才发 现没有学生跟出来。他当时脑子为什么会"一片空白",而不是装满了教师应对
灾情的责任感和智慧?我想,是因为他完全不知道在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举动。
为什么他不知道如何举动?是因为学校当局和教育管理部门没有让他学会如何处
理紧急情况。难道笨笨咖啡认为,一个人当了教师,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能够正确 处理地震情况的属性?
在地震面前,范老师的知识和能力可能并不比他的学生们更多。试想,如果 范老师当时吓呆在原地未动,学生一窝蜂地跑出去导致多人被掉落的建筑碎块砸
死砸伤,而范自己毫发无损,笨笨咖啡会不会觉得范老师自己留在室内没有制止
学生跑出去是失职?没有处理灾害的知识,没有受过培训,没有进行过演习,紧
急情况发生时,人们只有凭本能做出反应。范老师的本能是拔腿就跑,他也觉得
学生们会跟他一样做出拔腿就跑的反应。当然,如果有关部门对范老师进行过应
对紧急情况的培训、考核和定期演习,而范老师没有按规定要求去做,我们可以 指责他失职,甚至起诉他玩忽职守。然而情况明显不是这样。
面对突发灾害,人们的本能反应是不同的,因为人的天性有所不同。据悉, 有位母亲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本能的反应是立即逃出室外,她马上发觉孩子还在室
内,想回去找,房子却倒塌了。我们看到另外一些人,在危险时刻毫不慌乱,冒
死去救助别人。我们不能指责这位母亲独自跑出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她的做法是
本能的反应。那些冒死救助别人孩子的可能是已经到达了人性升华的境界,也可
能仅仅是出于一种母性本能,保护孩子是他们的天性。笨笨咖啡自己也认为"当
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与其它动物一样,本没有任何差异。但是,我
们接受教育、学习之后,便具有了高于动物的思想、文化与行为……"这里,教
育和学习是人类用规范取代本能的必然条件。笨笨咖啡当过老师,一定知道不能
用没有教过的东西去要求学生。哪怕教过的东西,如果没有充分的复习和练习,
也无法去责备学生考试没有答对。传授知识时,范美忠是老师,地震发生后,范 美忠是灾民,地震发生那一刹,他只是一个在地震方面知之不多的本能的人(
或 动物)。   至于笨笨咖啡谴责范老师说"连母亲也不救"是"不肖子孙",我倒想问问
咖啡,如果发生地震,房子马上要倒塌,你面对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母亲妻子 (
不是女友)和女儿,你抱上谁出逃?你当然会说抱上三个人一起逃,否则你无 法面对他人抛来的道德谴责,虽然你知道自己根本抱不动三个人。这种问题是道
德陷阱,范老师愿意把自己置于陷阱之中,说出了自己在被逼到绝境时可能作出
的抉择,引来道德砖头下井无数。其实批判他"不肖"的人,绝不会用这样的陷 阱问题来为难自己。
这次汶川地震揭露出的最大罪人,是那些制造了豆腐渣的人。希望这次范跑 跑事件不要冲淡了对这些人的追究。 (XYS2008061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肖凌<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Sat, 14 Jun 2008 00:00:51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336.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逃生有理 : 逃生观念大误解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5 Jun 2008 06:22:35 +0000
Subject: 逃生有理 : 逃生观念大误解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逃生观念大误解   作者:逃生有理   《新语丝》向来以读者素质比较高出名,这一次"范跑跑"事件,新语丝反
应比较迟钝,因为有素质的读者还在思考,不会像某些道学家急急忙忙地跳出来
着急发言,唯恐错过了发表高见的机会。这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科学常识 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到底我们如何做才能减少伤亡,以人为本?
笔者曾在《华夏文摘》写了几篇随笔,力挺范老师。因为笔者是搞消防的, 学过逃生理论。逃生的理论核心在于立即行动。所以立即行动可以减少伤亡,达
到减少牺牲的目标。在这一次地震事故中,大家对于灾难的发生是毫无疑问地感
受到了,问题在于,如果有人行动,大家跟从,就都安全了。这就是范老师在地
震时的表现。大家都以为他应该留下来,按照火场人类行为的说法,他留下来,
学生也不敢动。他来劝别人行动,不如以自身行动来示范效果好。你当然可以认
为我是强词夺理,我的另一种解释是,范老师没有受过培训,没有时间仔细思考,
能够从危险之中逃出,已经是万幸了。所以他的逃生行为是中性的,我们不鼓励
不提倡。消防工作者通常对火场逃生者比较宽容,因为他们是受害者,不了解全
部情况,因此不能如同旁观者一样正常决策。所有对范老师指责的人,都是假设 如此,所以是错误的。
为什么逃生第一是以人为本?因为逃生第一的前提是自救,因为逃生者也是 人,是人都应当救,所以是以人为本。救人为本是为了他人,为了集体,表面上
看比较道德,实际上救人者未必有救人的本领和工具,所以伤亡率更高。克拉玛
依大火中的张艳老师就是为救人而牺牲,这是所有指责范老师的人所忽视的科学
常识。消防队员到场以后,必须赶走无关人员,避免外行的救人行动,因为对于
专业人员来说,外行救人,往往不能自救,徒然增加损失。所以火场救人行为通 常是不提倡的,因为救人者也是人。
所有攻击范老师的人,都认为老师应该帮助未成年人,问题在于,范老师在 给学生讲《红楼梦》,学生至少是Teenager( 13岁以上),
不需要成人的照看 就能够逃生了,对不对?不能把未成年人当作是幼儿园需要老师照看的儿童,后
者是很多引用的规范所隐含的前提。如果逃生者有能力,应该鼓励自己逃生。中 国文化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依赖思想( 集体主义),
上学靠集体,上班靠集体, 逃生也能靠别人么?洛阳大火,在火灾发生6个小时之后,消防队员到场3个小时
之后,居然伤亡率那么高,就是对外界的期望高过自救的信心,这些人是毁于对
烟气危害的无知,毁于错误的逃生观念,毁于指望别人的错误认识。如果以人为 本,应当是逃生第一,就应当跳楼(
楼下有一定的保护了)。所以,笔者一直在 说,错误的观念杀人,一点血迹都没有。笔者提倡带头逃生,就是要提倡自救,
如此可以大量减少伤亡。道德虽然没有那么高尚,但人救出来就是先进。   自救第一并不意味著不能救人。在逃生理论中,救人行为和盲目逃生行为一
样都是非理性的火场行为,正确理性的火场行为是理性逃生。只有自己安全了,
才要考虑救助别人,我们看来是自私的,但对社会是最有利的。火场损失少,就
会生命价格高;生命价格高,就会增加消防安全投入,普及安全常识,如此方形
成良性循环。近年来,国内的大量发生群体损失事件,与救人为本的观念有很大
影响。大凡火场牺牲的人,都有判断失误的因素在里面,如果授予英雄称号,就
是轻视生命,鼓励牺牲,对于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不利。笔者的个人看法是,任
何牺牲的英雄都不值得提倡,因为我们不能模仿的英雄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要用
科学的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火场损失,而不是用英雄称号来逃避应该吸取的教训。
不错,我们有不少牺牲的英雄人物,但那是以集体为本年代的观念,现在以人为 本,就不能提倡牺牲。
中国为什么逃生观落后?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逃生可耻,朝鲜战场回来的 志愿军战俘从未在媒体出现过;越南战场上的中方战俘也是无影无踪的。在这种
文化之下,民众不认为逃生有科学,所以笔者看国内的各种大火发生经过,就是
找不到逃生行为,只有英雄行为,关于张艳逃生经过也是从她的英雄业绩中推断
出来的。国人从来不把逃生当美德,国内有研究逃生运动学的学者,但不敢研究
火场人类逃生行为,就是这种文化的影响。对于以集体为本的逃生专家来说,火
场的人群不过是没有思想的蝼蚁,领导手一伸,组织一下就可以逃生了。这是非
常非常错误的。火场行为千奇百怪,什么情况都有,因为在迅速发展的火场形势
面前,人类的思维短路,仓促决定,非常可笑,但我们不能笑话他们,因为这是
正常的火场行为。把我们放到火场,未必比他们表现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我们要对受害者范老师的行为耿耿于怀呢?
笔者学过《火场毒性学( 生理学)》,对于火场凶猛和致死原因比较了解。 在一定的烟气浓度下,呼吸一口,足以令人丧失逃生能力(
1996年德国杜塞尔多 夫机场大火,电梯门一开,烟一进,两位旅客丧命,是几十年来死于机场火灾的
仅有之例),所以笔者更明白火场立即行动的重要性。只要火场逃生行为没有 (
故意)妨害他人,都是合理的,逃生第一,救人应该由专业人员来做。忘了救 人,没有关系,只要您逃出来就好。只有提倡这种以人为本的逃生观,大家才能
够放心大胆地、不受传统道德束缚的立即行动逃生。火场逃生,自私一点又何妨?
人是有弱点的,对人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只要不妨害别人就好。不追究别人的
逃生行为,造成的后果是人人都勇于自己决策逃生,可以大量减少伤亡。这是很 多道学家所不愿意接受的科学规律。
100多年以前,"道德高尚"的中国人遇到"技能先进"的日本人,大败亏 输,屡战屡败,但我们没有吸取教训,现在又有人站出来提倡"道德",令人觉
得历史又在重复了。我们的高考又在向科举靠拢了,我们的人才又在统一模式地
思考了,民众越来越盲目服从了。网上反对范跑跑的道学家争先恐后地署名发表
"道德文章",而赞成独立思考的人都不得不匿名小声嘀咕,我们的社会丧失了
辨别能力,被一群网络愤青所左右控制了,这是知识分子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
哀。在王千源事件和范老师博客的阴影之下,中国仿佛又进入了一场文字狱,舆
论一边倒地提倡所谓的道德,却没有什么人敢于站出来力挺范老师,这种现象正 常么?
所以,"范跑跑"事件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发表意见,道理 越辨越明白,思想越辨越有深度。但愿国人能够从此认识到:逃生不可耻,救人
不提倡;社会多宽容,国家有希望。笔者同时也知道,我国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传 统,视笔者的观点离经叛道,所以需要长久的科普努力。与同道者共勉。
逃生者曰:   逃生观念有文化,   道德背后有认识。   拨开迷思看逃生,   火场逃生人为本。 (XYS2008061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逃生有理<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Sat, 14 Jun 2008 00:00:49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338.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完美 : 也评农民预测地震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5 Jun 2008 06:22:35 +0000
Subject: 完美 : 也评农民预测地震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也评农民预测地震   作者:完美   在表格统计的时间内( 1年),发生5.0及以上级的地震224次,5.5及以上79
次,6及以上35次。35*( 100/24*2)=292, 35*( 100/24)=146,79*( 100/24)
=329。如果预测的6及以上( 即6.5级左右0.5级)、100小时内,则覆盖了146天,
随便猜,平均有50%机会说对。如果预测的5.5及以上( 即6级左右0.5级)、100
小时内,则覆盖了329天,随便猜,平均有93%机会说对。而这个农民预测的最小
的是5.5左右0.5级,覆盖天数933天,时间覆盖是250%以上,要蒙对很容易,要 蒙错很难。
其实那些地理位置,是局部集中的,即集中于某些活跃点,而这些活跃点, 这个农民可以在相关的地震数据库找到。只要他会数数,知道小数,上了小学三
年级,不用上初中,他就可以预测得非常好,那个学了地理,上了大学的徐淑彬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看不出来,干脆找个地方自己撞死得了。
另外,很奇怪,那个农民时间上为什么不拿一天只有多少个小时那样预测, 这样他可以把100个小时变成50,那样看起来更神奇了。
(XYS2008061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完美<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Sat, 14 Jun 2008 00:00:47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340.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毛丹青 : 日本第一时间如何报导地震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5 Jun 2008 06:22:35 +0000
Subject: 毛丹青 : 日本第一时间如何报导地震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日本第一时间如何报导地震   毛丹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7bc0701009mt7.html
刚才,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强震!震源是岩手县。震级为7级,深度10公里 左右。
这个时间,我正MSN与网友聊天,电视开着,所以看到了第一时间的报导。 地震发生是早上8:43分左右,第一速报是1
分钟后的44分,在节目进行中出现了 一个小画面,播音员说:"刚才东北部有强震,请随时注意",然后电视画面上
开始滚动相同内容的字幕。大约30分钟以后,NHK电视已经报导出局部地区山崩,
旅游车遇难,人员受伤,房屋倒塌,2万多户人家已经断电,新干线紧急停车,
东京有明显震感,地铁全线暂时停运,而且空拍的镜头也开始出现在了电视画面 上,但最引人瞩目的是以下的镜头。
因为最快的报导莫过于电视台自己的办公室,所以当播音员做出迅速的报导 的时候,画面上的镜头已经开始回放了地震发生时的办公室内的情景。
今天是周六,画面上可以看出大部分职员没有上班,但看得出来,房屋有了 震感,而且警灯开始闪灭,发出警报声,职员们很沉着,没有惊慌的现象。
同时,电视新闻在播放了这个第一画面以后,接下来是图面详细的解释。在 日本经常遇到地震,每次都是这样一个报导程序,尤其是NHK电视台,会在第一
时间从靠震源最近的电视台支局直播办公室内的情景,然后才说其他。这个临场 的效应给人的直感非常强。
但愿受灾的日本人也能扛过今天强震的这一关! (XYS2008061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毛丹青<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Sat, 14 Jun 2008 00:00:45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333.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读《七个习惯》之一:习惯还是知识?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专家博客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5 Jun 2008 10:49:41 +0000
Subject: 读《七个习惯》之一:习惯还是知识?
To: auvvua@gmail.com

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 ,知彼解己 ,统合综效 ,不断更新。
十五年前,当我在一间书店看到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 (当时译作《立身之本》),
感觉如获至宝, 于是立刻买下来。1998年来美国读书时,也随身带上它。《七个习惯》所阐述的成功的道理,真是简明透彻。正因如此,直到今天,这本十八年前出版的书仍然列在华尔街日报商业类图书排行榜的前十名(http://online.wsj.com/public/resources/documents/retro-BOOKLIST.html)
几个月前,在我向陈朝益老师请教时,陈老师也向我推荐这本书。由此机缘,重读此书。对比十几年来自己做的好和不好的的地方,又有更深的感触。因此也有机会重新实践书中讲述的方法。
借此机会,我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作为《七种习惯》的辅读材料。欢迎和我一起学习、温习此书,享受其中的乐趣。
此书纲要可以在以下网站找到: "成为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
http://book.ce.cn/read/office/wzjgz/04/200605/18/t20060518_7009633.shtml
"创业高效人士的七种习惯" http://www.xici.net/b299206/d21354683.htm 此书也可以在当当网购买: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42877 心得一
(第一、二章):习惯,还是知识? 读一本书,我们可以获得知识,然而,我们不可能获得习惯。虽然此书名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但实际上只是讲述七种知识,七种方法,好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秘籍。但是,得到武林秘籍,不代表就是武林高手。
因此,我们真正的需要,并不是这种知识。此书教授的内容不大像英语,计算机知识一样,可以放在简历上,帮我们找到工作
(除非我们是作家,演讲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习惯,是高效成功的习惯,是七种注入生命力量的习惯。如果天天做到了,即使说不出一二三四,我们仍然会很成功。因此,在读此书之时,要专注于养成习惯而不是了解知识。此处必须明了。
以专注于养成习惯为目的,要如何读书呢?
养成习惯,要通过多年的长期的反复练习与实践,这真是远远比读完一本书难上千万倍。(有趣的是,武侠小说中,在讲述某人如何成为武林高手时,一般总是说
"N年春去冬来,不知不觉,X终于练成了ABC"。但这"N年春去冬来",谈何容易呢?)我觉得"学而时习之", "三省吾身"
是不错的方法。具体来说: 学习此书的方法 记住七种习惯的内容其意义。 在做某个重要的事情之前,想一想如何能运用某种习惯。
每天几次,想一想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七种习惯,在哪种习惯可以做的更好。
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只专注于一项习惯的培养。(好像《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在六脉神剑练熟之前,每次只使用一脉神剑,比同时使用六脉神剑效果更好)
总之,如果你下决心并能不断实践此书的知识,那么预先恭喜你,你一定养成好的习惯,你一定会走向高效成功的。 (待续)

___
Source: http://www.5xue.com/modules/wordpress/?p=1359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www.5xue.com/modules/wordpress/wp-rss.php>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24381&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b60e94373667355d21bcd0114887f89d>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b60e94373667355d21bcd0114887f89d>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Saturday, June 14, 2008

Fwd: 海城地震预报迷雾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5 Jun 2008 02:36:11 +0000
Subject: 海城地震预报迷雾
To: auvvua@gmail.com

[1]

1975年,正值文革晚期。海城地震预报过程由于刻意强调领导作用而偏离事实,有些细节或遭忽略或被夸张。

与其说其成功在临震预报上,倒不如说其成功在良好的防震知识普及以及合理的传统建筑结构,或许再加上少数人的勇敢上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徐超】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除了唐山,还有一个城市的名字反复被媒体和公众提起,那就是海城。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县(当时是鞍山市下面的一个县,现为县级市)发生7.3级地震。按照地震后到当地进行考察的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地震预测部门负责人巴里・瑞利(Barry
Raleigh)估计,这样一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一般来说应超过10万"。而实际上,在海城地震中,直接和间接死于此次地震的总人数只有2041人。
  正是由于此次防震减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此后三十多年的时间内,"海城经验"几乎成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和衡量标尺。
  然而,"海城经验"到底是什么?或许,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重现历史
  衡量一次地震预报是否成功的标准,对政府官员和地震预报工作者来说,有很大区别。
  在地震预报工作者看来,要验证地震前做出的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下称四阶段预报)是否与地震时间、震中和震级相符。同时,地震前和地震后都要验证为四阶段预报提供参考的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是否与真实情况相符。只有这些都符合或者说基本符合了,才能算成功。
  而从政府官员的角度来说,死亡数字的多少,往往是衡量地震是否预报成功的关键因素,甚至说决定性因素。
  若以后一个标准为依据的话,海城地震无疑是世界上至今惟一一次成功预报的大地震。当时,新华社的诸多报道以及当地政府提供的宣传材料,都证明了这一点。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到底海城地震的预报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对于这个问题,由于保密原因造成当时诸多档案和文件都被尘封,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际上一直没有答案。
  2004年,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研究院王克林、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棋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和辽宁省地震局王安东开始收集资料、走访各方当事人,希望从学术角度来重现这段历史。
  这一研究成果,最终以英文论文《Predicting the 1975 Haicheng
Earthquake》(《预报1975年海城地震》)的形式,发表在2006年6月份出版的《美国地震学报》(《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上。
  该论文作者之一、孙士�研究员对《财经》记者解释说,自1975年海城地震发生后,他一直搜集关于海城地震预报方面的资料。到了2004年,根据中国的保密法,许多当时的关键资料都已解密。
  这些资料,大体被分为七类:1、国家或多省会议的总结材料和授权转发这些材料的政府文件;2、地震工作者给辽宁省政府的各类报告;3、省政府的通告;4、地方政府的文件;5、高层政府官员的会议讲话或口头指示;6、地震办公室或地震观测台站的值班记录或记事本;7、其他文件。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1966年至1969年,华北地区发生的三次6级以上地震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1970年,全国首次地震预报工作会议召开。
  此后,1971年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1972年冬,全国第一次地震形势会商会在山西临汾召开。全国地震形势会商会由国家地震局组织,一般每年组织一到两次,对全国或某些地区未来一两年的地震作出预报。当然,在特殊时期,比如此次汶川大地震之后(5月12日到6月11日),则提高到每天两次。
  1974年6月7日到9日,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地震形势会商会,地震预报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及渤海地区。在这次会议上,定出了华北、东北范围内有六个区域,在未来一两年内有发生较大地震的危险,其中包括后来被视为1975年海城地震"中期预报"的"渤海北部"。而实际上,也只有这一地区发生了破坏性地震,其余五个区域均没有地震发生,预报成功概率是16.7%。
  不过,资料显示,即使这个1/6的中期预报成功率,也是有很大水分的。据《财经》了解,在原总结材料中,这一渤海北部区域指的是指金县-大连地区,距离海城震中实际上还有200公里的距离。

错进错出
  在这次地震形势会商会结束后,当时作为国家地震局主管单位的中国科学院认为情况严重,于是把会议总结修改为报告,并上报到国务院。
  1975年,正值文革晚期,那时人们的最高信条就是"要听毛主席和党的话",而国务院则被老百姓视为"毛主席和党的代表"。"既然国务院把这当回事,那一定是件大事",知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文件本身重要的象征意义,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独特的方式,客观上提高了民众的地震警觉性。
  据悉,国务院在收到中科院报告14天后,就于6月29日以第69号文件的形式,向有关省份下发了这一内容。其中,就包括海城县所属的辽宁省革命委员会。
  在这次会议上,被视为海城地震的"中期预报"是根据以下四个方面做出的(按重要性由强到弱排列):1、小震活动频繁;2、海平面数据;3、地磁异常;4、水准变化异常。
  但从事后的调查来看,小震活动频繁区域是指辽西傲汉旗的一个震群,现已归属内蒙古自治区,距离海城震中十分遥远。潮汐台记录的海平面明显变化的数据则被证明有误,在会商会结束后就很少再提到。地磁异常,在1974年6月便停止,与海城地震亦关系不大;至于水准变化异常,则明显没有考虑到附近纺织厂抽取地下水带来的误差。
  不过,在会商会结束半年后,1974年12月,辽宁本溪发生了5.2级地震。作为69号文件发出后第一个较大地震,这次地震自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辽宁省革委会于是要求省地震办每天汇报震情,并布置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不过,根据1975年1月份国家地震局的考察结论来看,这次地震是由水库引起的,属于人为地震/工程地震,与后来的海城地震实际上关系不大。
  就在辽宁本溪地震次日,辽宁省革委会发布了由地震办起草的一个通报。这个通报根据辽宁本溪地震,提出了三个短期预报,但随后证实这三次预报都是误报。其中的第三个短期预报称,辽宁本溪地区将再次发生5级左右地震,时间是1975年1月5日前。
  由于预报的地震发生地是同一个,作为当时辽宁省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以及沈阳军区政委的毛远新,下令组织震前演习。尽管这次预报后来被证实为误报,但演习和其他应急措施,客观上对一个多月之后的海城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1975年1月13日,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在北京召开,顾浩鼎代表国家地震局沈阳大队在会上发言,他的发言被称为海城地震的"短期预报"。然而,全国会商会并没有完全认可这一预报,大会结论把顾浩鼎的"半年甚至一两个月内,会有6级地震"的估计,改为"一年内会有5至6级地震"。
  根据中国的定义,这已经属于中期预报了。而在全国会商会结束后,辽宁省地震办则完全接受全国会商会的结论,没有坚持顾浩鼎的短期预报。

"以革命之名"
  直到2月3日傍晚,营口-海城一带小震活动骤然增多,才引起了辽宁省地震办的高度警觉。至2月4日晨8时,当地已先后监测到200多次地震;其中最大的,是4日晨7时50分发生的4.7级地震。
  而在另一个记录海城7.3地震前的地震表格中,《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月3日18时38分到2月4日17时39分,共发生地震33次;其中2级到2.9级地震9次,3级到3.9级地震8次,4级到4.9级地震2次。
  辽宁省地震办主任朱凤鸣在2月4日零时30分向省政府提交的《地震情报》第14期中,明言"震级尚在不断加大"和"很可能后面有较大地震",这些被宣布为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
  这份临震报告被称交给革委会副主任华文。华文要比朱鸣凤紧张得多,他立即要求后者"你们最好确定个地点,由我们通知有关县市到那里集合,立即研究防震措施和布置防震工作"。而实际上,据说在朱凤鸣那里,预计较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尺度是一两个星期之内,而非"马上"。
  但就是华文的行政决定,阴差阳错地实现了海城地震的省级预报。
  当天11时,作为辽宁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的李伯秋将军,向下辖市、县发表了四点指示:把地震范围划清楚,包括确定震中多大;在地震中心划个戒备区,采取紧急措施,昼夜值班巡逻,不坚固的房子要借宿睡觉;市、县、公社在震中区要值班,坚守岗位,有情况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工厂、矿山建筑物、水库、桥梁、坑口、高压线等要加强戒备,坚守岗位,专人看管,有情况要报告。
  而实际上,由于2月3日傍晚至2月4日晨的频繁地震,一些山墙和烟囱已经倒塌。所以,一些公社和个人在没有收到上级要求的时候,已经自行疏散了。
  造成海城地震伤亡人员较少的原因,据《财经》了解,除了政府官员行为构成的临震预报之外,或许还和另外两个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首先,位于营口县附近石硼峪地震台,在海城地震前几年内,曾制作、散发十多万份地震知识宣传资料,并播放了一百多场地震教育电影和幻灯。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民众对于地震知识的启蒙。
  其次,由于地震发生时间正值傍晚,再加上辽宁南部当时遍布木结构房屋,这些也都极大地降低地震造成的伤亡。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即使在没有组织疏散的地区,实际上死亡人数也很少。
  在《预报1975年海城地震》结尾有一段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调查结果基本上核实了美国代表团1976年访华时得知的海城地震大事记,但仍然有着重大差异。
  第一,事情的发展并不符合理想的"长、中、短、临"四阶段预报模式,特别是个别学者提出了短期预报,官方并没有正式发布短期预报。第二,我们注意到美国代表团得知的故事中一些重大失实。例如,说省政府于1975年2月4日"得到该日将于海城附近发生强震的预报"与实情不符。第三,公布和告诉国际上的预报过程由于可以强调领导作用而偏离事实,有些细节或遭忽略或被夸张。第四,对国际上和公众做的报道,夸大了业余微观异常监测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结果,海城地震并不是一次成功的预报。它在短期或者说临震预报方面,能够给我们留下的清晰的科学借鉴非常之少。或许,它更有价值的遗产恰恰在于,如何通过良好的抗震防灾教育以及合理的建筑,来最大程度地降低我们对临震预报的单一依赖。■

fish Sat, 14 Jun 2008 01:31:15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74.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2]this feed, click [3]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4]here
~
Powered by [5]RssFwd, a service of [6]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www.caijing.com.cn/image/20080613/1213357852890.jpg>
[2] <http://songshuhui.net/feed>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4]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5] <http://www.rssfwd.com/>
[6]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riday, June 13, 2008

Fwd: 统一大业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韩寒 <rssfwd@rssfwd.com>
Date: Sat, 14 Jun 2008 00:17:33 +0000
Subject: 统一大业
To: auvvua@gmail.com

最近奥运会推出了奥运加油手势。

手势第一步:鼓掌两次,代表着"迎五洲宾客交四海朋友"。

手势第二步:两手握拳、大拇指向上竖起,双臂向前上方伸展,代表"我们相聚在五环旗下"。

手势第三步:鼓掌两次,代表着"展健儿风采,扬奥运精神!"

手势第四步:两手握拳,向上伸展双臂,代表着"我们为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而喝彩!"

据悉奥运期间,北京奥组委将由志愿者部统一协调,在各项比赛前以及比赛间隙,现场播放"奥运加油、中国加油"赛场文明手势宣传片,并安排多名引导员志愿者在比赛现场引导观众加油助威。

  同时,北京奥组委指定的30支在各场馆表演的拉拉队及"文明加油手势推广大使",将带领所有现场观众通过手势为运动员加油。

  另据悉,教育部还将通过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对进入奥运赛场观看比赛的80万学生观众进行培训,普及赛场文明手势。

我觉得,想出这个手势不难,而让我敬佩的是,想出每一个手势之后"代表着"的难度。比如我竖起大拇指,代表着我夸你,我竖起中指,代表着我鄙视你,但我两手握拳、大拇指向上竖起,双臂向前上方伸展,居然代表着我们相聚在五环旗下,这让我非常的费解。

如果这单单是奥运会中国官方啦啦队的手势,那是无可厚非的,啦啦队一般都要整齐划一,但是如果把这些不光很形式,而且形式的有点傻的东西强加推广,会降低很多观看体育比赛的乐趣。有关部门觉得,这是对文明的指引,有了这样的手势,可以杜绝国骂等不文明现象。我想说,首先,你每个人做一样的手势,该不文明的还是不文明,要不然,我们做了几十年的广播体操,早就是一个极度文明的国家了。其次,我相信奥运会的时候,对于观众,也不会有什么不文明的事情,中国人是在识大体方面做得还是可以的,我们不能把中国足球的观众氛围假想成奥运会的观众氛围。我想这点,有关部门应该也很清楚。

所以,我觉得推出这个统一加油的手势,其实有拍马屁之嫌,是相关部门做给相关部门看的一个公关活动,主题是,你们统一思想,我们统一动作。

中国可不是这么完成统一大业的。我觉得,虽然我们一直对外强调,奥运会要和政治分开,但实际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我们天灾人祸不断,奥运会真的应该和政治分开一点,因为我们把奥运和政治挂钩的那么紧,大家会更加紧张。奥运会应该让老百姓好好的放松和欢乐一下了。奥运会应该就是一个大PARTY(恕我这里还真的想不出能替代这个英语的中文,聚会和宴会都不合适),当然,这个手势不是强制推广,但如果强势推广,也会降低观看体育运动的魅力。

有些人把这个可以变换口号的手势和人高兴时会微笑,悲伤时会皱眉头;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否定相提并论,说在推广下,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国际通用的代表着……代表着……代表着不知道什么意思的一个流行手势,就好比表示胜利的V和表示OK的手势一样。我想说的是,完全的不可能。首先,这不是一个手势,这是一套,恨不得是一节广播体操了。另外,人家是用简单的东西来表达复杂的东西,我们是用复杂的东西来表达简单的东西。但最关键的是,我们这套操没有独创的手势和美感,如果以后有人见到我,做半天这个操,边做边说,韩寒,你好,韩寒,加油……我肯定假装不认识这个人。

另外,这个手势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这个手势明显容易误伤四周的人。第二,这个手势调动的肌群不合理,做的多容易手酸。别到时候运动员什么事情都没有,观众全都抽筋了。

如果真要想一个姿势,我觉得如同留言里一个网友所建议,抱拳还是不错的,一方面,人家对我们的武术充满了神秘向往,一方面,这个动作也不累,我建议,在任何运动员获得金牌以后,观众全场起立,抱拳,齐声喊,承让。

但是,我觉得作为观众,记住这个手势还是有用的,当我国运动员和外国运动员竞争到最后时刻,我们全场做这个手势,口中念念有词,人家没见过这个阵势的外国运动员肯定吓得够呛,以为我们是在作法,势必影响竞技状态。这样一来……

韩寒 Fri, 13 Jun 2008 06:23:30 GMT+8

___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9o5c.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blog.sina.com.cn/rss/twocold.xml>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35051&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whatistrue : 可“降解”塑料不是退步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Thu, 12 Jun 2008 21:30:29 +0000
Subject: whatistrue : 可"降解"塑料不是退步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可"降解"塑料不是退步   作者:whatistrue   虽然我不是搞高分子或者塑料的,但是我觉得PLGN文中无意或者有意混淆了
一些观点。   按照他的说法,"降解"塑料简直就是害人害己。首先文中提到"绝大多数
有机小分子都是有毒的"。特别是列举了种种单体小分子,无一不包括在有毒物 品之列,很具有危言耸听之嫌。安全分类上,乙烯,丙烯是易燃品(
F),并没 有有毒品标志( T),苯乙烯是有害( harmful),不是有毒(T),对苯二甲酸有刺
激性,也不是有毒(T)。其他不一一例举。有兴趣的可以去任何一个试剂公司查 询。 (
http://www.sigmaaldrich.com/Help_Pages/Help_Welcome/Product_Search/R
isk___Safety_Statements.html#hazards)如果非要把"有毒"抓出来说事,我
可不可以说所有的东西都有毒?糖吃太多,脂肪摄取太多,乳酸喝了几桶,我打
赌你也能"中毒",天下岂不是没有无毒之物?在日常生活中,从食物色素、防
腐剂到化肥、农药等等各方面都使用了大量的有机小分子。如果真的有毒,岂不 是人类即将大灭绝了。: )
言归正传,用wiki搜索一下,decomposable plastic 出来的链接指向 bioplastic。(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composable_plastic)P文中
指出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不属于可降解塑料的范畴,应该属于recyclable 或者 reusable
类别。我想原因之一是这些塑料很难降解,所以对有此类"白色垃圾" 最好可以分类回收从而能循环使用。而绝大多数人都是把购物袋直接当垃圾仍掉,
加上国内没有垃圾分类处理,所以很难做到循环使用。如果能有齐全的垃圾分类
制度,所谓"白色垃圾"污染可以大大减少。购物袋收费目的之一,我认为是减
少购物袋的使用量。实际上,如果塑料袋没有破损,完全可以清洗后重复使用,
不过不会有人费力气去清洗不要钱的袋子。所以还是收费的好。对于此类塑料,
应该是主要应用于建材等长期耗材,以增加可循环性吧。至于焚烧处理,最直接 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CO2)。而且如果燃烧不完全,芳香类化合物或 者氯代物很容易产生有毒致癌副产物。燃烧处理应该是最后一招吧。
对于bioplastic,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天然材料,如玉米淀粉或者糖类化合 物。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被生物(
微生物,细菌等)消灭掉。一个争论的地方是, 在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 additives)可能是有毒有害的物品,不过应该可以找
到适合的替代品。可能最主要的争执是生产此类东西会消耗掉部分可食用资源,
我想这可能是高成本或者没有大量使用的原因。还有一个可能是投资回收问题。
以上只是我作为一个外行的一些认识。塑料降解肯定不应该像PLGN说得那样 恐怖,可怕。因为技术的发展一般是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前行。
最后请真正的专家内行抛玉。 (XYS20080612)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whatistrue<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Thu, 12 Jun 2008 00:00:45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netters/others/comments/xiansuling7.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Tuesday, June 10, 2008

Fwd: 岳粹景 : 致癌秘密何以在矿泉水里隐藏10年之久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Tue, 10 Jun 2008 05:49:40 +0000
Subject: 岳粹景 : 致癌秘密何以在矿泉水里隐藏10年之久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致癌秘密何以在矿泉水里隐藏10年之久   岳粹景   中国青年报2008-06-07
"溴酸盐",一个不为消费者所熟悉,但饮用水行业皆知的名词,随着《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及国家去年开始为矿泉水新标准
征集意见,这个隐藏在中国饮用水行业中10余年的"秘密"开始浮出水面。军事
医学科学院马秀英教授就标准中的溴酸盐问题曾对媒体表示,饮用含有微量溴酸
盐的饮用水,短期内不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但是长期饮用高溴酸盐 含量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信息时报》6月3日)
虽然我们不太熟悉这"溴酸盐"的名词,但一个事实让人惊心:中国的矿泉
水标准中,一直以来都没有"溴酸盐"的标准。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
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技师岳银玲等人,对北京超市中瓶装矿泉水进行了随机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两种瓶装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
织和美国环保局所规定的饮水最高允许浓度。其中一种的含量,几乎是世界卫生 组织和美国环保局规定最大容许浓度的5倍,具有一定的潜在致癌性。
2004 年3月,可口可乐公司在英国销售的瓶装水,在一次抽查检验中被发现
"溴酸盐"含量远超过英国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公司不得不在欧洲地区全面回收
该产品,总计数量有50万瓶之多。但在中国,虽然在饮用水行业中这是个公开的
秘密,广大消费者却一点也不知道。去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矿泉水年会,专门就
"溴酸盐"话题进行内部讨论时,禁止记者采访,记者只能以其他身份"混"进 会场,得以听到了一些行业内幕。
奇怪的是我国矿泉水产品一直无溴酸盐相关国家标准,更为奇特的是国家对 于原有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修改过程。矿泉水国标的修订版本就是按照
行业、企业等各个部门意见总结而成。按照我国矿泉水企业设备目前的现状,要
把"溴酸盐"的指标降到国际标准的范围内,更多的企业就有可能要退出市场,
可想而知企业是什么态度。本来在新标准的第六稿中添加了溴酸盐的指标,但第 七稿就被删除了,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才设立了众多的部门 管理和监督饮料食品卫生。但我们的监督管理部门似乎就等着企业"良心发现",
制定标准要看企业的脸色,企业的脸色一不好看,"标准"就难产,更别说执行
了。这种情况下,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护?一个"行业秘密"在人们的眼皮 底下隐藏10年之久,还让它一直存在下去吗?
(XYS20080609)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岳粹景<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09 Jun 2008 00:00:48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kuangquanshui.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王澄 : 王澄医生给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三个建议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Tue, 10 Jun 2008 05:49:39 +0000
Subject: 王澄 : 王澄医生给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三个建议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王澄医生给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三个建议   王澄   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华人和中国运动员百年一遇的盛事。我特别提醒中国
奥运运动员要特别小心,不要无意中被查出药检阳性。我记得以前就有这样的事,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被查出药检阳性,她十分委屈地说,因为有感冒的症状 吃了中药。
国家药监局3月份公布了非法含有兴奋剂的中成药有1227个。 我们完全不同 意药监局的 "运动员慎用" 的说法,我们认为运动员应当禁用。
三个建议如下:1。不要相信自己的经验。运动员可能对某一种中( 成)药 很熟悉,以前用过没有出过事。可是,你也不知道这次这个批号的同名中药有没
有加兴奋剂。因此,最安全的办法是统统禁用。2。要保证禁用,一定要做到 "伸手不可及"。把队里的中药柜上锁,运动员想要用的时候无法获得。3。北
京奥运会是一次向各国运动员学习的好机会。全世界所有的运动员有病只服用西
药,全世界所有的运动员都不相信中医"进补"的说法,全世界所有的运动员都
不相信"特殊食物"对运动员有帮助,比如有的中国运动员认为吃乌龟肉会如何 如何。
作为一个国家队的奥运运动员,国家的荣誉和个人的终身成就全都凝聚在八 月奥运的时光里。这段日子,请一定要严格禁用中药,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为
了小小的可以克服的身体不适,误服用了含有兴奋剂的中药,被查出来,毁了自 己十几年的努力和梦想。 (XYS20080609)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王澄<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09 Jun 2008 00:00:49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zhongyi1777.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Monday, June 9, 2008

Fwd: 盗跖与科学研究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9 Jun 2008 02:45:39 +0000
Subject: 盗跖与科学研究
To: auvvua@gmail.com

有一次,孔子实在看不惯大盗盗跖作恶多端,决定要劝服他弃恶从善,于是便带着子贡和颜回上山去了。本以为凭着自己最拿手的仁义道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定能马到成功,不负众望。可没成想那盗跖虽然是个莽夫,但却着实有几把刷子,他对孔子说:你叫我不做大盗,去做诸侯,统治几百里的大城,这实在太可笑了!大城再大也大不过天下,尧舜、汤武都曾拥有天下,可他们的子孙现在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天下的事情,有大利就有大害。你今天讲的道理,都是我所抛弃不要的,别再废话,收拾收拾赶快滚蛋吧。

孔老夫子这次很没面子,兴冲冲去说服别人,却反被教育,闹了个灰头土脸。当然,这故事八成是庄子杜撰的,但道理没有错,谁让您整天仁义不离口来着?仁义确实是个好东西,我们大家也都相信您是真心诚意地要将其推广开来,以匡正世道人心。但问题是了解仁义的人是否会按仁义的标准行事?恐怕不全会,比如盗跖,他是知道仁义的,而且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说:我每次分赃的时候,都会很公平,这就是仁;每次偷完东西,都最后一个离开,这就叫义。相信没有人会认同此仁义即是彼仁义,但盗跖先生却在对孔夫子的教导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后,广受属下爱戴,事业蒸蒸日上。这么干的不止他一个,往远了说,哪位打算谋朝篡位的野心家不要事先准备一番正义凛然的说辞?往近了说,哪个大贪官不会在报告中大谈"公仆"、"廉洁"?往外了说,世界警察"山姆大叔"哪次出兵讨利益不是高举"民主"大旗,高喊"解放"口号?

扯了这么多,意思只有一个:好东西不仅会带来好结果,还会带来坏结果,而且往往东西越好,可能导致的灾难就越严重。在"仁义"、"廉洁"、"民主"……被"善加利用"后,坏事就可以干得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富有艺术性了。而如果没有这些金光闪闪的名词的话,人们恐怕打破脑袋也想不出坏事居然还可以这样做。

在这些名词中,有一个光彩尤其夺目,常常被用来顶礼膜拜而不加防范,那就是――科学。科学受到如此推崇并不奇怪,因为它的特点是通过理性,以非常严谨的方式,在客观世界中寻找客观规律。不论国籍、种族、信仰如何,只要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就必然会对其产生信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界普遍认为科研工作应该独立于社会伦理、道德而存在,即不应受任何人为的观念、价值判断所影响。这听起来没什么错啊,对客观规律的探求理应不受主观思想的限制。但很快,人们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二战的时候,海森堡那帮德国科学家日以继夜地在为希特勒制造原子弹,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科学研究,研究出来了就是对科学的巨大贡献――实现了核裂变,但如果这贡献首先被德国人做出的话,我是否能在这里写文章,你是否能在这里看文章恐怕都会变成未知数。

看来说科学研究应该独立于伦理、道德是有问题的,因为同样一项研究成果,你可以用它来结束战争,恢复和平,也可以用它来统治地球,奴役全人类。结果什么样全凭拥有这研究结果的人想法如何、目的如何,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这些人不会把手中的力量用在歪道上?似乎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连孔夫子这样的万世师表,都无法阻止盗跖将他的仁义道德用来指导偷东西。

不过还是有个办法可以避免不幸的发生,那就是压根不去研究,爱因斯坦就懊悔过当初的科研工作:"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我们当然不能责怪爱因斯坦,在他刚兴奋地推导出那个著名公式时,谁能想到以后发生的事情?科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是其结果通常在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实际影响,而人们往往要对眼前的多关注一些,所以这种办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否则不仅核武器不会存在,飞机、汽车、轮船……都不该存在,没有空气污染,没有气候反常,没有能源危机……人类又回到了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但同时要靠天吃饭,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于是为了活得更好些,人们开始动脑筋发明新技术……这一切看起来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很快,科学和伦理的冲突时有发生,比如当下最热门的克隆、转基因、人体干细胞等研究。当然这些研究的初衷都是为了治病救人,造福人类,但谁知道当这些技术被盗跖们掌握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灾难发生?我总是怀疑在未来的某一天,克隆人会充满我们的周围,滥用转基因的副作用会全面体现。或许有人说,可以通过相应的法规准则来对研究、应用进行约束。但遗憾的是,有一条法律,就有一个空子,更何况法律从来都无法扼制人的欲望,否则为什么还会有人知法犯法?

科学会不断发展,技术会不断进步,至于是福是祸,反正最终都要由人类自己担着,也怨不得旁人。说了这么多,也没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而既然是历史的必然,那又有什么好说的?不过如果要勉强下个结论的话,不妨这样讲:当人类还无法有效控制自身欲望的时候,最好不要对自己的理性过于自信。

wilddonkey Sun, 08 Jun 2008 10:52:15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66.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songshuhui.net/feed>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天山童姥 : 小心鱼油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9 Jun 2008 05:41:25 +0000
Subject: 天山童姥 : 小心鱼油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小心鱼油   作者:天山童姥   前几年,学习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GC/MS),为了练手艺,我把实验室能找 到的食用油(
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比例测了一遍,发现橄 榄油价格虽然贵,但在脂肪酸的组成上和大豆油和花生油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之
处。有一天,一位同事问我能不能帮她测一下鱼油,就是含有DHA( 二十二碳六 烯酸,C22:6)和EPA(
二十碳五烯酸,C20:5)的那种。她人比较胖,血脂较高, 而鱼油号称有降血脂的功能,所以常买了吃。我当然很高兴的帮她做了一下分析。
由于GC/MS的数据库没有EPA和DHA的结构信息,所以我查了一些资料以确定
EPA和DHA的峰的位置。根据文献,深海鱼油EPA和DHA在脂肪酸中所占的比例大于
30%。而我分析的结果显示EPA和DHA所占的比例仅为15%左右,而棕榈酸(C16:0) 的比例最高(
油炸方便面用油即为棕榈油,但我没有分析过棕榈油的脂肪酸组 成)。我对同事说,根据这个分析,这个鱼油应该属于近海鱼油,而近海鱼油通
常认为不太健康,因为近海污染比较严重,通常重金属超标。从脂肪酸的组成来 看,棕榈酸、豆蔻酸(
C14:0)这些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大,所以总的来说,这 个鱼油的质量应该不高。她的脸色都有些变了,过了好一会才说,难怪我的血脂 老降不下来。
  后来,另一位同事,她的一位朋友从美国给她带了一盒鱼油。她知道我做过
这方面的分析,所以让我帮她测一下。离谱的是,在这瓶鱼油中,我根本就没有
检测到哪怕一丁点EPA和DHA。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了确认,我又重复
了三次,结果一样。我只好对她说,如果不是这台仪器"芯不在焉",那就是你
这瓶根本不是什么鱼油,而是普通的植物油。她倒是开心的说,太好了,我本来 就不想吃,这下心安理得了。EPA和DHA也许本身并不坏(
这个我没有研究过,不 敢妄言),但它们的来源非常重要。不同来源的鱼油,质量差别非常之大。如果
服用了质量不高的鱼油,恐怕是有害无益。我知道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保健品,其 主要成分就是鱼油。到底质量如何,最好不要听信商家的一面之词。
(XYS20080608)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天山童姥<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Sun, 08 Jun 2008 00:00:52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yuyou.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Saturday, June 7, 2008

Fwd: 老民 : 也说“煮饺子”的讲究及科学思维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8 Jun 2008 01:29:04 +0000
Subject: 老民 : 也说"煮饺子"的讲究及科学思维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也说"煮饺子"的讲究及科学思维   作者:老民   新语丝几篇文章讲"煮饺子",本意并非指饺子而有其他,但对"煮饺子"
本身却多有肤浅,本人吃饺子已有50年历史,受山东老父的影响,会包会煮,吃 过的同人都说你家的饺子天下难找,现就"煮饺子"略述心得。
传统有"好玩不过( 某)子","好吃不过饺子"之说,可见,在许多人,
特别是北方人心目中对饺子的评价很高。但要吃到真正的好吃饺子,除了要好面、
好菜、好肉、好作料外,还要面和的好、馅拌的香、饺子包的好。最后,如何煮,
还是大有讲究的。如果前面都挺不错,最后煮不好,这饺子还是要逊色三分的。
确实,煮饺子需要:水开了后,"续些凉水,再煮沸,再续凉水,再煮沸", 一般说,饺子就好了,我们谓之"煮饺三开",但许多人只是知道这是传统留下
来的煮法,却并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反正是爷传父,父传子,子传孙,都是这 样煮的,最后饺子就煮熟了。
其实,我推测,最早发明饺子的时候,其煮法并不是这样的,根据事物总是 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发展过程,可能一开始就是用水一次煮熟。但是后来发现,
用"三开"法煮饺子,这饺子就更好吃一些,效率也高,于是,慢慢的,社会固
定化了这种煮饺模式,开始向后代传承。而一旦做为传统继承下来,许多人也就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照用不误罢了,很少去想这里面的道理。认为,反正这是 老祖宗的做法,煮起来也好吃。这就行了。   这种煮法道理何在呢?
1、用"三开"判断时间:   煮饺子也有个时间问题,如果煮的时间不够,则饺子不熟,吃了会拉肚子;
而时间过长,则饺子容易煮烂,或者煮得太软,就不好吃了。那么,如果锅的大
小合适、水放的宽窄合适,饺子下的数量合适,饺子的个头合适,则,锅里的水 在加两次冷水共开三次以后,饺子就正好煮熟,而且不软不硬,爽嫩可口。
 可能有人会说,要判断饺子的生熟还不简单吗?口尝不可以吗?当然可以,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你既然要口尝饺子,可能很多时候吃到的是生饺子,这个
生饺子在你嘴里怎么办呢?吐掉吧;然后,煮煮再继续尝?也有可能已经煮过头
了,口尝时才发现,这已经晚了呀。所以,多数情况下,要么生的,要么就已过 了,正好合适的是少数情况。
而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让你不需口尝,就能正好判断出饺子的生熟,你难 道不使用吗?这办法就是所谓"煮饺三开"法。
有经验的煮饺人,在"三开"以后,用漏勺舀出几个,用手指按按,如果饺 子皮内有空气充溢,则饺皮按下,一松手就会弹起,这饺子就熟的刚好合适。如
果还差点火候,就用漏勺压住饺子在水里转两圈,就恰到好处了。   "三开"法煮水饺,最好还是家庭小锅煮饺,一次不能太多,以免水久不开,
饺子容易沾锅。如果是商业性的大锅水饺,则师傅可能会简化这个程序,比如 "两开",每"一开"时间拉长一些,拉长的时间他凭经验也能够把握,但这饺
子就比家常"三开"水饺味道差一截啦。   为什么呢?这要说到第二个理由了。   2、"开锅煮皮,闷锅煮心"
饺子要煮的好吃,还要处理好皮与馅的关系问题。如果皮已经煮烂( 或者太 软)而馅还不熟;或者,馅已熟烂而皮还发硬,这饺子还是不好吃的。为什么皮
馅是包在一起煮的还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这就有个"开锅煮皮,闷锅煮心"的讲究。即,如果在水已经大开的情况下,
一般为防止开水溢出,人们都会把锅盖揭掉,把火捻小,由于此时水蒸汽有空间 腾腾向上,所以,它的热量对皮的作用大而进入馅的作用小,这就叫"开锅煮
皮"。如果用此法煮饺,往往皮软馅硬,就会影响口感了;   反之,如果我们把火捻小后,水的沸腾度不大,把锅盖盖着煮的话,由于有
蒸汽的作用,对馅的热量会很大而相对皮的热量小,就有点类似蒸包子一样,则 会发生馅软皮硬的情况,同样会影响水饺的口感。
而"三开"法煮水饺,是开锅同闷锅交替进行,保证了皮、馅的软硬度基本 均衡。有经验的师傅还会根据饺子皮、馅的不同软硬情况调整"开"、"闷"锅
的时间,最后煮熟的饺子,您吃着只觉得皮馅合一,没有分离感,会觉得"好 吃"。如果做不好这点,则水饺要么皮硬,要么馅硬,吃着就不舒服了。
3、"头锅饺子二锅面"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要做到"开锅煮皮,闷锅煮心",也可以用火调 节啊,为什么要加两(
或三)次水,还要是冷水呢?   这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俗话说"头锅饺子二锅面",说的是,吃饺子要吃
头一锅的,口感较好,比第二锅的好吃,而吃面条则要吃第二锅的。吃面我们暂 且不去管它,就说说吃头锅饺子的事。
就口感而言,饺子要求外皮薄而清亮,爽口滑丽,不能够吃着粘口。第一锅 水由于是清水,还没有落下面粉混汤,所以煮出的饺子才能外皮清亮。这种饺子
外型好看,口感,一般人是会觉得好些的,于是,有了"头锅饺子二锅面"之说。
而第二锅以后,由于一般不会换水,水里已经遗下许多面粉,开水显得浑浊, 此时的饺子外表也会受到影响,呈混汤状,既不好看,也影响口感。
饺子外皮有个特点,即如果用冷水淋上以后,就会向清亮滑丽方向发展,而 且显得挺刮。并且,冷水的数量如果加得合适,则整个煮饺时间才刚好合适;如
果是加开水的话,则水会很快又开,煮的时间就会不够了,或者把饺皮煮烂。   另外,如果面皮和得比较软的话,浇淋冷水的"火候"把握的好,是可以调
节一下面皮过软的缺陷的。否则,也容易烂皮。   "煮饺子"是做饺子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前面都做的挺好,而没有煮好,
则饺子的"好吃"就会打点折扣。而煮饺子这个环节也是许多人最不注意的,有
时也会影响饺子的口碑,使别人认为"不过如此"。其实,问题出在"煮"上, 而不是"好吃不过饺子"名不副实。
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能够发明或者发明了能够推广使用一种机器( 考虑成 本),去达到我上面说的"煮饺子"方法能够达到的程度吗?抬杠者当然可以说
"可以",但对于真正的饺子爱好者来说,没有了"煮饺子"的成就感和"文化 感",可能会有点遗憾的。我想,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对饺子的"吃感"吧。
  "煮饺子"的传统方法是否有我上面说的那些道理,自可讨论。但太先生得 出的"宗教仪式"、"可笑的重复的场景"等等结论是否草率了一些?
反中医是我双手赞成的,但是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认识水平,用科学 的思维去认识"传统文化",这样反起来才有说服力。但是很遗憾,看来这个任
务还比较艰巨。套用一个句子,"煮饺子尚且如此,遍地中医信徒又有何惊奇?"
在科学网站新语丝上,号称崇尚科学、具有科学思维的反中医文化人却缺乏 对普通事物的科学认识能力,很随意地发生认识偏差,经常想当然地思考问题。
如此,既驳不倒对立面,也很难让旁观者追随。这,在反中医联盟责难对手固执
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能力"呢?需不需 要清除一下自己的反科学思维残余呢?
哈,"煮饺子""煮"出这么深奥的道理,把自己都吓了一跳。这也是久看 新语丝的一点收获吧。   二00八年六月五日 (XYS200806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老民<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Fri, 06 Jun 2008 00:00:42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jiaozi6.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riday, June 6, 2008

Fwd: “基因歧视”在美国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Fri, 6 Jun 2008 09:25:23 +0000
Subject: "基因歧视"在美国
To: auvvua@gmail.com

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科学是把双刃剑。言下之意,科学是把菜刀,既有用来切菜的好处,又有用来杀人的嫌疑。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的反"基因歧视"法案(Genetics Information Nondiscrimination
Act)将基因检测引入人们视野,又成为"双刃剑"的一个案例。

基因检测为遗传性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且可以用来预测疾病风险。对于有基因突变或缺陷的病人,也许在目前各项生理指标是正常与健康的,但是其今后患上由该基因突变或缺陷而导致的疾病的风险和几率则要远高于正常人群。对于这些潜在的高风险的"病人",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确认了疾病风险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定期体检和预防性治疗。例如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已证明BCRA基因突变可导致乳腺癌,一般BCRA突变基因携带者要求每几个月做一次乳腺检查,以便在乳腺癌发生初期及时治疗,进行乳腺切除手术。美国有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有位年轻女病人经过基因检测确认携带BCRA突变基因,其家族多位女性成员有乳腺癌病史;虽然这位女病人目前并没有任何乳腺癌的征兆,但是她不愿意生活在对未来极可能发生的乳腺癌的恐惧之中,于是在完全健康的情况下选择做了乳腺切除手术,彻底杜绝了乳腺癌的可能。

迄今已知4000多种遗传性疾病,科学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致病基因将被挖掘出来。现在遗传疾病基因检测在很多国家早已商业化,目前中国也有生物医药公司开拓面向个人的易感基因检测服务市场。这原本是提高人类健康造福人类的一项科学技术,却在美国陷入"基因歧视"的尴尬处境。

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基因歧视"的诉讼对薄于美国联邦和地方法院,但是2001年美国同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EEOC)接手了一个著名的"基因歧视"案例――BNSF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BNSF) Railroad )在员工体检时暗地检测了会导致"腕关节综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的基因表达谱,该公司声称此基因检测是为了判断"腕关节综合症"在公司员工中的高发病率究竟是由于遗传因素还是职业病。而一位拒绝做检测的员工则被公司威胁要解除合同。EEOC判定BNSF铁路公司违反了美国的残疾人法,因为基因检测结果会造成对有基因缺陷的员工的非法歧视。此案件轰动一时,而美国遗传委员会声称已经发现了上百件"基因歧视"的案例,尤其是医疗保险公司对虽然目前健康但是基因检测显示有基因缺陷的客户提高保费或者干脆拒绝投保。

2003年发表于《欧洲人类遗传学杂志》的一篇来自美国人权组织的调查报告列举了几个典型案例。例如一个小男孩因为有学习障碍,他母亲接受了医生的建议给男孩做了基因检测,发现男孩有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保险公司收到医生的报告后,很快终止了男孩母亲的医疗保险合同(因为美国未成年孩子的医疗保险包含于父母的保险之中),而且其他保险公司都拒绝了男孩母亲的投保申请。无奈之下,年轻的母亲为了获得美国政府资助的福利性医疗保险资格(Meidcare),只能辞去工作。还有一位女性,其家族有乳腺癌病史,她的医生建议她去做基因检测;但是她担心一旦结果证明她有BCRA基因缺陷,保险公司则会解除她的医疗保险合同,因而她拒绝了医生的建议。

刚刚出台的反"基因歧视"法案规定,雇主在招聘、解雇或提升雇员的过程中和保险公司在提供医疗保险过程中,不得利用遗传信息对雇员或客户区别对待。这一法案无疑为有基因缺陷的人们提供了公平保障,从此遭受"基因歧视"的人可以拿起法律的依据保卫自己的权益。
可见,科学这把菜刀究竟是用来切菜还是杀人,不在于科学有好坏,而在于制度。

相关链接:

http://jingliumm.spaces.live.com/

http://www.nature.com/news/2008/080430/full/453009a.html

http://www.ornl.gov/hgmis/elsi/legislat.shtml

http://www.gene-watch.org/educational/genetic_discrimination.pdf

Thu, 05 Jun 2008 09:19:16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14.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songshuhui.net/feed>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Wednesday, June 4, 2008

其实

Fwd: 看热闹的门道




高中里曾有一段时间,mm们课间聊天都是"柏原崇"来"柏原崇"去的。偶这个后知后觉的快要郁闷死了,回去趁家里没人对着DVD恶补了一通,第二天兴致勃勃地准备加入"哈柏团"同8一下。结果刚要开口,邻座mm细细的声音又开始感叹:"唉~~反町隆史真是太酷啦!"偶脖根一冷,很不好意思地小声问:"那个。。。反町隆史是谁呀?""G.T.O.的男主角啊!身材暴好的高中老师噢~"苍天啊,G.T.O.又是什么鬼东东??

多年以后,当我在文献堆里面焦头烂额地google专业名词,摔本子砸铅笔的时候,以前那些滑稽的尴尬场面就浮现了出来。忍不住噗哧一笑,世界上的事都是一样的啊。虽然我很想知道反町隆史是谁,却不想再冒着吃老妈暴栗的危险,扔下作业又去看一夜的碟,结果就再也没有参与过mm日剧团的讨论。现在想起来,科学界的人们面临的处境何尝不是如此呢?非"业内人士"经常会听不懂那些专业的讨论在说什么,虽然大家都讲的是中国话。就算在各自方向上非常出色的人,也常说隔行如隔山。似乎不具备点专业知识,就没法在讨论中获得发言权。

于是作为一个刚入行的小学徒,为了快速跟上圈内动态,偶开始了从一个鸟语奔向下一个鸟语的路途。其实学习新名词倒不是很难的事情。像电视剧盲可以通过疯狂看碟来恶补,如今这个百度就可以知道的年代,点开网页就能让知识储备迅速翻番。很快我知道了主管各个感觉功能的大脑区域叫什么,知道各种心理现象和哪些大脑结构相关,知道从中央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怎样穿过脊柱到达了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且为这个拽了点名词的排比句自我陶醉,以为可以加入"资深人士"的讨论团了。可是,真正的问题才刚刚浮出水面:如果你问,那么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呢?只要这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就彻底败了。

关上google,关上文献,关上冷冰冰的教科书。我感觉什么也没明白,虽然好像学了很多。仿佛抓了满满一手的沙子,只要一松,就散落一地溃不成形。信息本身是没有粘合性的,知识本身都是碎片。它们需要一个连贯的思路来串成牢固的整体,才不会停留在短暂的记忆里,和一个月前的早饭一起被无情地遗忘。可是,思路从哪里来呢?对于外行,不正是为了理解陌生学科的思想才去钻研这些名词的吗?――这听起来真像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悖论。

也许一开始把自己预设成"外行"的身份就是错的。阻碍理解的不是陌生的名词和概念,而是主动并且独立的判断力。人长这么大,对任何东西都会因为个人经历的影响,带有或多或少的先入为主的看法。这些观点也许来自常识的积累,也许来自自己的学科背景,或者来自偶然读到的某些书籍文章。但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我们又急急忙忙把这些抛开,从一个一个词语开始,去努力地接受"内行人士"的谈吐。其实别人的口中的描述,都是从他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的。虽然这些人更老到,更有经验,但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不一定能放进我们已有的知识构架中去。判断是必须的: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什么值得记忆,什么应该抛弃;什么可以拿来解释已有的疑惑,什么可以为其它问题所用。。。有一双客观的眼睛当然重要,可那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够拣选的双手。并不是只要正确无误的概念就值得学习――它们当然是真理,可某些情况下,那只是没有价值的真理。

我又想起讨论日剧的mm们来了(万能的哈柏团万岁!)。试想,如果大家对五官精致类型的美少年不感兴趣,只追捧成熟类型的老男人,还会对柏GG的一颦一笑那么心情激动吗?大家都是有目的的。而带有个人色彩的判断并不等同于偏见。同在大脑科学的领域,心理背景的学者侧重行为和脑功能的联系,物理学出身的着眼于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医学家关心疾病的来龙去脉,生物学家喜欢研究神经元里各种微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各人都从自己学科的思路出发,谁才是"真正"的内行呢?"公正"如我,不带一点"偏见"地去吞下各种知识,结果只好迷失在茫茫的林荫来路。

那么我的需要在哪里?难道不是先有对大脑原理的疑问,才有了解神经系统结构的需求么?虽然对大脑所知不多,但这不妨碍我用现有的知识储备去画一张蓝图啊。当我再次打开google和文献,对照着自己的蓝图圈点修补的时候,连冰冷的教科书都开始有了复苏的温度。哈,所谓的内行,大概就是先走一步的登山者。我沿着他们的脚印向上攀爬,但路线始终是自己选的,才不会模糊了目的地。

于是我也不觉得各行各业的大山有那么难逾越了。内行外行都是相对的,大家都是平等的。经验不是衡量发言权的标准,学科也不是,什么都不是。人人都有发言权。而有判断力的听众们,自然会取走各自想要的东西。

安婆婆 Mon, 02 Jun 2008 07:47:58 +0000



Tuesday, June 3, 2008

Fwd: 基因有“好”“坏”,种族无优劣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2008/6/4
Subject: 基因有"好""坏",种族无优劣
To: auvvua@gmail.com


(注:这篇文章已被39健康网等网站擅自转载,标题被改为《基因有好坏,种族无优劣,科学不是工具》。所以如果有恰巧已经读过的同学别误会,我可不是抄袭,是如假包换的原作者。)

去年诺贝尔炸药奖得主DNA之父James Watson放出"黑人不如白人聪明"的政治错误言论,遭到各界猛烈抨击,逼得Watson不得不公开道歉。但恐怕还是有不少人会暗自困惑――黑人平均智商比白人低的说法不是有科学依据的吗?这其中顺带的还扯出东亚人智商最高的论调,估计咱们时时举着民族大义旗帜的爱国青年很高兴这个调调。

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是个有种族偏见的英国科学家,他将各国的智商测试结果比较了一下,就得出这么轻率的结论。其实一般人不需要专业知识也能判断――但凡做过智商测试的同学都会知道,无非就是搞一些有潜在规律的图片字母数字之类的东西,让你选出符合规律的选项。这样的智力题不能说不科学,大概是测试所谓的逻辑推理能力、演算能力、理解能力等等;但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对于经常做类似题目的人和从未接触过的人来做同一套题,其熟练度肯定不一样;那些从未受过教育的人可能连题目都看不懂,又如何来演算推理这奇奇怪怪的图案呢?方舟子说得对,其实智商测验本身一定程度上就是反应了应试能力,也难怪中国人得分最高。

虽然我也对同一地球上不同人种的文明历程的巨大差异存在很大疑惑,但我是坚决反对危言耸听的"本质论"将不同人种分为三六九等,尤其是打着科学的名义。

有趣的是,最近发表在世界上最牛B的学术杂志《自然》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声称白人基因组比黑人基因组携带了更多"有害"基因变异。研究者对比了20个白人和15个黑人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英文简称SNP)――这个东西就是在基因组里特定位点单个核苷酸的可遗传变异,在遗传疾病和进化研究中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再次证实了人类起源于非洲,也就是说黑人的基因更古老,黑人是最早出现的人类,也就是说非洲大地上已经有了直立行走的人类时,欧亚大陆上还是猴子在树上爬呢。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白人总体基因组多态性低于黑人,然而白人基因组里潜在"有害"的变异的比例高于黑人。科学家们比较了两组基因组中的3万9千多个SNP,以黑猩猩基因组中相对应的SNP做为祖先SNP,与祖先SNP不同的SNP变异带来的蛋白质的改变就被视为潜在"有害"的变异(基因变异通常都是"有害"的,例如癌症和遗传性疾病;但是基因变异也是物种进化的基础)。虽然白人基因组中的"很可能有害"变异(15.9%)比黑人(12.1%)仅高出3.8%,但是这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谓统计学意义(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是所有自然科学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差异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就没有意义,相反差异再小有统计学意义就有意义――虽然我个人对这百分之三点几的差异不以为然。

说到这里,大概一直对白人不服气的同学要拍手鼓掌了――看来白人的基因不健康啊,气死你丫的白人(我曾认识一位爱国青年,此人称白人为"直肠白猿",我被震撼得不轻,这与一些白人对有色人种的蔑视和偏见又有什么本质不同?);但是别着急,学术界又有科学家批评这个研究了。

批评者认为研究者对"有害"SNP的计算方法有问题。研究者将"有害"SNP分为"可能有害"(possibly damaging)和"很可能有害"(probably damaging),事实上从他们发表的数据来看,白人和黑人总的"有害"SNP比例是基本相同的,而研究者只强调了"很可能有害"SNP的差异。而且研究者的论文标题有误导读者的嫌疑,暗示白人比黑人有更多潜在"有害"的遗传负荷。当然,研究者马上进行了辩解和表态,目前这些SNP变异对健康的影响并不知晓 ,更不能以此作为种族歧视的依据,这项研究也不能说明白人就比黑人有更多的遗传疾病的风险。

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内部存在争议的体系;在每一个学术领域内,每年都会成千上万的结论相反的学术论文发表。但是科学又是一个开放的自我修正的体系,在月积年累中能够被不断重复和证明的结论逐渐成为共识,那些不可重复的结论也就被摒弃。然而,即使是如此,科学依然有其致命的弱点――由于科学(尤其是实验科学)所运用的数学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因此不管多么牛B的科学结论从理论上来说并不能代表绝对事实和规律。就好比上文中那个智商测试,各个国家百十个参加测验的人的智商平均值就能绝对代表了种群种族的智商了吗?即使上千上万的测试者也不能绝对代表几十亿人群之间的差异。还有这个SNP变异的分析,难道仅仅20个白人15个黑人就能代表了白人与黑人两个庞大群体?科学只是一种较为客观中立的认识世界的方法,然而具体的科学方法却有各种各样的局限;另外,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在不同的条件环境下可能得到很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偏偏这些尚不成熟的片面的局部的科学结论容易被心怀偏见的人所误读,甚至是被有偏见的科学家故意误导。

基因也许有"好""坏"之分,比如令所有人头疼的癌症基因(其实这个说法也不科学);但是妄图将不同人群(比如黑人白人,东方人西方人,男女)各方面的差异归结于基因的优劣之分,由此为种族(性别)歧视找到"科学"的依据,其实是甚为阴险的伪科学。

相关链接:

http://jingliumm.spaces.live.com/

http://www.nature.com/news/2008/080220/full/451876a.html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06611

《智商的傲慢与偏见》方舟子,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43690/43694/4305171.html

DNA Mon, 02 Jun 2008 05:52:50 +0000




Fwd: 戒烟~戒烟――我严肃着呢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Sun, 1 Jun 2008 06:04:59 +0000
Subject: 戒烟~戒烟――我严肃着呢
To: auvvua@gmail.com

[1][2]又到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1个世界无烟日。而此次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青少年",口号是"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曾经,我也是个烟民。就在我上班以后,我的床位上的的第一位肺癌患者去世后,我也开始抽烟了,因为感叹生命的如此易折,感叹生命的如此渺小,我选择了抽烟,并且很有理由地告诉自己,感受一种气氛而已,也算生活一种。

每晚的深夜散步时间,我都会点上一只,边抽边对自己说:"抽烟像慢性自杀,明知有害却欣然为之;或许是为了打发一种孤寂,更或许是帮助你冥想;每每烟雾升腾,吞吐之间,总感觉抑郁焦虑会随之而去;每每火光殷红,总感觉那是在陪伴我的不息生命"。

当然,后来我戒了,我的烟龄也不足3月。我在医院的呼吸科工作过几个月,收治的病人多为等待被判肺癌的患者。我的看法是,如果出现下述的症状,你可得当心了,最好的去医院看看。

1、中年男性,吸烟史800年支以上(算法:每天抽得香烟支数乘以吸烟的年数)

2、入院症状:近一阶段以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咳嗽,以干咳、刺激性咳嗽为主,痰不多;或者是出现咳嗽,咳痰,早晨咳痰的时候,偶可发现痰中有暗红色血丝。更或者,近期无原因的出现胸部隐痛。

3、到医院查胸片,提示有肺部阴影、占位。

对于烟草,现在是应该和它说再见了。奥运在即,一些城市在建无烟城市,很多的餐馆酒店开始拒绝吞云吐雾者。去年,也颁布了一份2007年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试行本)。节选一点内容和大家分享:
烟草流行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比拟吸烟危害甚于"非典"和海啸。目前全球吸烟人数约13亿,每年有49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占总死亡构成的1/10,预计2030年该数目将升至1000万,其中700万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亡构成的1/6。烟草相关死亡目前已占全球死亡构成的第一位,到2025年其死亡总数将超过肺结核、疟疾、生产和围生期并发症及艾滋病的总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消费和受害国,有3.5亿烟民,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人数为100万,超过因艾滋病、肺结核、交通事故及自杀死亡人数总和,占全部死亡人数12%,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33%。如果目前吸烟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与此相关的死亡2025年将增至200万,2050年将增至300万。从现在到2050年将有1亿中国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其中一半将在35~60岁死亡,即损失20~25年的寿命。2002年全国第三次吸烟流行病学调查,当前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吸烟率66%,女性吸烟率3.1%。

吸烟与疾病关系:


与吸烟相关疾病及病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卒中、消化性溃疡、癌症(肺、唇、口、鼻、喉、食管、胃、肝、肾、膀胱、胰腺、子宫颈)、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痿、主动脉瘤、周围血管病、粒细胞性白血病、肺炎、白内障、克罗恩病、髋关节骨折、牙周病。
据调查显示在吸烟致死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占45%,肺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戒烟的益处――戒比不戒好,早戒比晚戒好!


任何年龄段戒烟都有好处。30岁前戒烟,能使肺癌的风险减少90%。戒烟5年后,由于吸烟所致口腔和食管肿瘤风险将减少一半。戒烟后心脏病风险的降低更为迅速,戒烟1年内由吸烟所致的死亡就减少一半,15年内绝对风险与从未吸烟者类似。一项英国前瞻性随访对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

BOBO Sat, 31 May 2008 05:11:59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45.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3]this feed, click [4]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5]here
~
Powered by [6]RssFwd, a service of [7]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5/494266.jpg>
[2]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5/494266-235x300.jpg>
[3] <http://songshuhui.net/feed>
[4]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5]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6] <http://www.rssfwd.com/>
[7]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太蔟 : 可笑的煮饺子文化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2 Jun 2008 21:03:17 +0000
Subject: 太蔟 : 可笑的煮饺子文化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可笑的煮饺子文化   作者:太蔟   从小到大,一直看着周围的中华儿女在饺子第一次煮沸后,往里续些凉水,
再煮沸,再续凉水,再煮沸……这宗教仪式,一直持续到――用打左脸给右脸的
基督徒的说法,是地狱成了冰窖;用具有高尚情操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话说,是 共产主义在全人类实现。
小时候,家里没有煤气灶、电灶、烤箱、电磁炉、微波炉等资产阶级人定胜 天的玩意儿,有的是玉米秆、劈柴、烟煤无烟煤等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自然妈妈
的恩赐。看着我的生物妈妈在烟熏火燎中用凉水一次次镇压想逃生的饺子,我那 天假有邪的心灵充满了期待和欣喜。当然,我的嘴也配合地流着口水。
后来马齿渐长,不幸听了郭沫若《科学的春天》的呼唤和受了徐迟《哥德巴 赫猜想》的蛊惑,上了物理的贼船。成为物理海盗的一个好处,是弄明白了妈妈
为什么用凉水镇压饺子。懵懵懂懂中,小学文化的妈妈,在试图将水温控制在尽
量接近沸点的水平。如果不加控制,水一旦自由沸腾起来,汤汁四溅,不但可能
烫着人,饺子也可能蹦出来。蹦不出来的饺子,可能因为对流引起的剧烈振荡而 皮开肉绽。
当然,控制水温的另一个办法,是控制热源。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道理, 是几千年前老祖宗就懂得的。在三十多年前妈妈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填汤止沸要
优于釜底抽薪。从燃烧的炉灶里抽玉米秆和劈柴,是很难操控、危险且不卫生的。
烧煤的炉灶更是如此。无法或不方便控制热源,剩下的选择很简单――填凉水。
妈妈当然不是填汤止沸手法的发明者。她,就像我们的千千万万平凡的母亲 一样,从她们的长辈那里不加质疑地继承了这个生活经验。千千万万这样的生活
经验集合到一起,就是所谓的文化。   绝大部分人,都象我的母亲一样,不加质疑地继承了填汤止沸的煮饺子经验,
不但自己机械地重复着,也机械地传给下一代。传着传着,就传到了煤气灶、电 灶、电磁炉的时代――热源精细可控的时代。
于是,我看到了无数可笑的重复的场景:一个个拥有自然科学最高学位的中 华儿女,在现代厨房电器的一堆旋钮按钮中,往沸腾的饺子锅里一次次地续着凉
水,没想到只是将控制热量的旋钮稍稍向左扭扭,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没 有想到,完全可以把水温控制在沸点下一点,不用再去劳心。
煮饺子尚且如此,遍地中医信徒又有何惊奇? (XYS200806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太蔟<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02 Jun 2008 00:00:59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jiaozi.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太蔟 : 可笑的煮饺子文化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2 Jun 2008 21:03:17 +0000
Subject: 太蔟 : 可笑的煮饺子文化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可笑的煮饺子文化   作者:太蔟   从小到大,一直看着周围的中华儿女在饺子第一次煮沸后,往里续些凉水,
再煮沸,再续凉水,再煮沸……这宗教仪式,一直持续到――用打左脸给右脸的
基督徒的说法,是地狱成了冰窖;用具有高尚情操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话说,是 共产主义在全人类实现。
小时候,家里没有煤气灶、电灶、烤箱、电磁炉、微波炉等资产阶级人定胜 天的玩意儿,有的是玉米秆、劈柴、烟煤无烟煤等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自然妈妈
的恩赐。看着我的生物妈妈在烟熏火燎中用凉水一次次镇压想逃生的饺子,我那 天假有邪的心灵充满了期待和欣喜。当然,我的嘴也配合地流着口水。
后来马齿渐长,不幸听了郭沫若《科学的春天》的呼唤和受了徐迟《哥德巴 赫猜想》的蛊惑,上了物理的贼船。成为物理海盗的一个好处,是弄明白了妈妈
为什么用凉水镇压饺子。懵懵懂懂中,小学文化的妈妈,在试图将水温控制在尽
量接近沸点的水平。如果不加控制,水一旦自由沸腾起来,汤汁四溅,不但可能
烫着人,饺子也可能蹦出来。蹦不出来的饺子,可能因为对流引起的剧烈振荡而 皮开肉绽。
当然,控制水温的另一个办法,是控制热源。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道理, 是几千年前老祖宗就懂得的。在三十多年前妈妈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填汤止沸要
优于釜底抽薪。从燃烧的炉灶里抽玉米秆和劈柴,是很难操控、危险且不卫生的。
烧煤的炉灶更是如此。无法或不方便控制热源,剩下的选择很简单――填凉水。
妈妈当然不是填汤止沸手法的发明者。她,就像我们的千千万万平凡的母亲 一样,从她们的长辈那里不加质疑地继承了这个生活经验。千千万万这样的生活
经验集合到一起,就是所谓的文化。   绝大部分人,都象我的母亲一样,不加质疑地继承了填汤止沸的煮饺子经验,
不但自己机械地重复着,也机械地传给下一代。传着传着,就传到了煤气灶、电 灶、电磁炉的时代――热源精细可控的时代。
于是,我看到了无数可笑的重复的场景:一个个拥有自然科学最高学位的中 华儿女,在现代厨房电器的一堆旋钮按钮中,往沸腾的饺子锅里一次次地续着凉
水,没想到只是将控制热量的旋钮稍稍向左扭扭,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没 有想到,完全可以把水温控制在沸点下一点,不用再去劳心。
煮饺子尚且如此,遍地中医信徒又有何惊奇? (XYS200806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太蔟<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02 Jun 2008 00:00:59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jiaozi.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xyan : 日本加快完成中小学的耐震化工事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2 Jun 2008 21:03:19 +0000
Subject: xyan : 日本加快完成中小学的耐震化工事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日本加快完成中小学的耐震化工事   xyan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日本的新闻媒体作了大量的报道,日本决
定加快完成中小学的耐震化工事。   四川的地震发生以后,日本的国会议员立即呼吁加强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的 耐震化( 5月14日,
http://www.asahi.com/politics/update/0514/TKY200805140235.html)。
日本的朝野各党很难得步调一致,决定修改法律,规定中央政府大量支出公 立中小学的耐震化工事费用,从原来计划的二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最后提
高到百分之九十,其余百分之十由地方政府支出。执政党自民党的提议修改法律
的议员联盟的河村建夫会长说:"中国的小孩子们在悲惨的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日本的小孩子们绝对不能这样"。反对党民主党去年提出了学校施设耐震化促进
法案,这个法案的责任者藤村修先生也说:"法案内容和自民党的方案基本上一 致的,期待在这次国会中实现( 通过法案)"。   ( 5月28日,
http://www.asahi.com/edu/student/news/TKY200805270405.html)   ( 5月21日,
http://office.kyodo.co.jp/feature/china_earthquake/2008/05/post_89.htm
l)   日本的中小学校的耐震化工事,是在1978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
置法》以后,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的学校建筑决定进行耐震程度检查和加固工 作,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以后,将这个工作推广到全国的公立学校。由 于有一些地方的政府没有钱,有一部分的学校耐震化工事一直没有完成。(
文部 科学省公立学校耐震化的推进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zyosei/taishin/index.htm)
今年的四川大地震,让日本感到危机感,决定由中央政府提供大部分资金, 加快耐震化的进度,本来计划今后五年内完成的,现在也决定在三年之内完成。
 这也是日本从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自己学习进步的一个例子吧。   中国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让至少24万人失去了生命。这一次的四川大
地震,死亡失踪近10万人。希望中国吸取教训,立法加强中小学和居民住宅的耐 震性能,并且认真执法,不至于在下次的大地震再次牺牲如此多的民众。
(XYS200806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xyan<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02 Jun 2008 00:00:43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279.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Fwd: 段海新 : 人民养活了你们,不能让你们看着办,要“看着你们办”!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新语丝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2 Jun 2008 21:03:18 +0000
Subject: 段海新 : 人民养活了你们,不能让你们看着办,要"看着你们办"!
To: auvvua@gmail.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人民养活了你们,不能让你们看着办,要"看着你们办"!   段海新@xys
"是人民养活的你们,你们看着办吧。"当温总理对救援军人说这话时的心 情如何?是焦急、是愤怒、是无奈,还是其他,我不得而知。不知总理当时是否
想到,自己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之一,也是人民养活的。如果当时温总理有 时间象平常对西方媒体谈话时那般从容,一定会更严谨一些,"人民养活了我
们",而不只是"你们"军人。   我无意苛责温总理和救援军人,他们在救灾中的言行一次次感动了我,也感
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进步。然而,来自国内外媒体的
赞扬、来自民众的感恩,真的能让人相信:中国各级政府在一夜之间突然脱胎换 骨,彻底改变了自身的形象吗?
且不说抗震救灾中屡屡爆出的种种丑闻。造成这场巨大的人间悲剧的原因, 除了天灾,难道没有社会的因素,没有政府的失职吗?抛开城乡经济巨大差距中
政府的责任不谈,就几项具体问题,我想问一问"人民养活"的官老爷们,我们 能让"你们看着办"吗?
无论政府怎样宣传救灾的"胜利",我想,对那些趴在废墟上痛哭的父母, 都无法抚慰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我要问一问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的老爷们,
你们有没有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
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去监
督、检查学校教学楼的安全?至今,我们有看到教育部有任何人出面道歉;我想 如果在场灾难发生在台湾,早有人下台了。
老爷们,是"人民养活了你们","人民"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你们,你们在 "人民"的孩子被埋在废墟之下,没有任何的歉疚吗?
其次,还是为了那些孩子,我想问问建筑管理部门的老爷们,你们尽到自己 监督管理的责任了吗?你们有多少人去过建筑工地、认真检查,你们除了收钱、
在开发商的文件上盖章以外,你们还做过什么?不仅是"人民养活了你们",你
们的手里的权力,也是人民给予的。如果你们自己的孩子葬身于那些豆腐渣校舍 中,你们除了痛哭,没有一丝悔恨吗?
第三,请问"中国红十字会"的管理人员,你们按照"国际惯例"提取管理 费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你们最先破坏了"国际惯例","国际红十字"本应该是
民间组织,可是在中国你们是政府工作人员。你们的薪水、你们的办公场所都是
政府提供的,归根结底也是纳税人的钱。同样,是"人民养活了你们",你们还 要收那部分"管理费",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惯例"你们采纳,不利于自己的,你们便强调"中国特 色"。政府垄断了本应该由民间组织所拥有的红十字会"品牌",请问这个"品
牌"真的就成了你们的吗?   *********   是的,"人民养活了你们";但是,不能由你们"看着办"。 "人民"对
你们很不放心,很不信任,因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世界各国的政府中无一例外;对于中国政府工作人员,"三讲"、"保先"、 "三个代表"等等一次次的政治学习,始终没有唤醒那些贪官们的良知,一次地
震难道能让所有官员们一夜之间变成了圣人?   官老爷们,人民把公共管理的事务交给你们来办,还需要"看着你们办"。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要求你们必须把公共事务的处理过程公布在
阳光下,不能再以那些资料是"给领导看"的为由,拒绝公民的查阅和记者的采 访,你们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
然而,本应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各级人大代表们,或者"议员"们、"立法 委员"们,你们何时、何地代表了人民的呼声?你们是否监督政府财政的支出,
有多少用在政府大楼上、有多少用在教学楼上?你们是否提出过法案,改善过中
小学的教学条件?你们有多少人在人大开会时假话、空话连篇,你们多少人只是
举手、鼓掌,成为政府官员背书的工具?你们有多少人敢于象姚立法那样的人大 代表,在官员的报告或提案面前说一句 "我反对!"?
或者,我们可以相信来自中央的监督吗?尽管这次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抗 震救灾中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但是,不要忘了,上级政府的监督,从来也不是人
民的监督。这些基层的官员是中央"选拔"上来的,而不是地方"选举"出来的,
我们从四川卫生厅长沈骥护犊子为下属殴打志愿者"辟谣"这件事情上,应该学 到一点教训。
中央集权,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皇帝的尚方宝剑,从来没有制止 政府的腐败,最终仍然不可避免走向改朝换代历史循环。指望中央集权、重拳出
击打击贪腐,最终只能再次落入历史的怪圈。   那么,人民可以相信中国的"媒体",代表人民的声音监督政府吗? 我们
明明知道,那些所谓的"媒体",也是"人民养活的",从来都自称"喉舌",
它们甚至不屑于"虚伪"一下,为自己找块遮羞布,赤裸裸的垄断了所有的话语 权,发出来的只有歌功颂德的声音。
或者,最后的一点希望,是互联网吗?的确,中国民众通过互联网监督政府, 也许比民主国家更为重要。因为在那些国家里,民众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公开的、
以真实姓名批评政府;而在中国,互联网( 而且大多数只能匿名)是公民表达不 满的唯一方式。
但是,别忘了,政府也在监管互联网。如果我的这篇小文不被删除,如果和 我有类似观点的文章不在互联网上莫名其妙地消失;如果不再有"人民养活"的
政府"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如果没有领导来找我谈话,如果我在新浪的博客 没有被毫无理由的关闭,我愿意保留这一点点最后的希望。
什么时候,地方的长官是地方"选举"的而不是中央"选拔"或任命的;什 么时候,我们可以自己选举出负责任的人大代表,真正代表人民制定法律、监督
政府;什么时候,政府尊重公民批评政府的权利,而不是指责为"别有用心";
什么时候,政府不再把基于事实的报道看作"负面新闻"出面"辟谣",而是学
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什么时候,我们有了独立的媒体,而不是某组织的 喉舌;
只有那时候,我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也许会说,"你们看着办吧"。 (XYS200806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段海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Mon, 02 Jun 2008 00:00:46 -0500

___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274.txt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9019&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6585694315da5a000a5c6e4ef18f2209>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