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6, 2008

我想全部带奶粉回去

刚才看了中国的奶粉事件 我想全部携带奶粉 以后也要通过其他渠道买外国的奶粉 了,现在想起祝老师的推荐了

--
Sent from G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Monday, September 15, 2008

Fwd: 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韩寒 <rssfwd@rssfwd.com>
Date: Sat, 13 Sep 2008 06:51:56 +0000
Subject: 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
To: auvvua@gmail.com

前两天写了个文章,有人说,你不能什么事情都想着恨不能毁灭它,你要想想建设性的意见。但我一直很了解只要你不是人家的领导,所谓的建设性意见基本是没人理会的。在中国,有些事情,你也不知道人家在顾虑些什么,有什么可顾虑的,但人家就是有很多顾虑。那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我就提一提我本人的炮灰式建设性意见,我认为要让中国的电影发展起来,需要做的事情有:

1: 实施电影分级制度。这个是老生常谈了。

2: 取消或改革电影审查制度。在网络,图书,电视和电影中,电影的审查是最严格的,但实际上电影的影响力往往是最小的。可能也人顾虑电影容易产生国际影响,但国外电影节那帮人什么没见过,不就那些事嘛。你现在是不让拍,所以有些人削尖了脑袋打着擦边球也要拍,一方面是考虑到外国人的胃口,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像个牛逼导演,一方面也享受偷人的乐趣,索性放开得了,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家虽然都是农民,但至少已经见过县城的摸样了,恐慌和动荡永远不是由文化引起的。

总之,一个做事情思前想后,束手束脚,尽是条条框框,一天到晚光顾着惦记什么什么是不能触碰的,除了投资方,还有一个官方机构可以随时要求你修改内容的文化领域,肯定无法迎来真正的繁荣。虽然这几年电影审查制度稍有放宽,但还远远不够。这不是主创们想象力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想的问题。

电影就是人的梦想,你怎能忍受做梦做一半,有人告诉你,你不能这么做。

3:取消或改革电影家协会。虽然我不知道影协是干什么的,但我知道作协是干什么。在我国,协会组织和邪教组织造成的危害往往相当,很多协会严重影响事物本身的健康发展,协会规模越大,本体发展越差。要么协会就是官方办的,索性还好点,好比主人从小养条狗,但更怕所谓的民间协会,对官方的巴结服从更甚,这就好比主人半路捡条狗。什么作家协会,电影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全部遣散得了。人家的协会是帮会员争取福利,扶持事业本身和年轻人发展甚至必要的时候和相关势力对峙的,我们协会干什么了,把会员圈起来免得跟主子闹事,打压年轻人和限制自身发展,最终自己成为了相关势力和最大阻力。

  比如电影家协会,这么一大号人,但有人能告诉我,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所以,重申一次,在我看来,中国所有的艺术类的协会都是对该艺术发展的严重阻碍,应当全部解散,但可以组织一个中国艺术家养老协会来进行收容。

4: 正确处理盗版。既然盗版在中国难以控制,牵涉到很多地方保护,那应该对盗版碟收税,一张D5的收一块钱,D9的收一块五,虽然成本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但毕竟你是买了盗版了。
这笔钱作为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年轻导演,投资年轻导演处女作。一切扶持的力量要给予年轻人,年轻人和年轻人。

5: 电影票降价。扶持县镇级电影院。

6: 正版碟降价。

7: 将中国大学生电影节,百花奖,金鸡奖合并为大花鸡奖,好好办,别搞得像矛盾文学奖似的。

8: 取消初高中的政治课,加入影视课。想来想去只有政治课学不到什么东西。如果不能取消,那么就用人品课取代政治课得了。你看看我们国家有多少政治过关但人品残缺的渣子。

9: 联合中国的大型国企外企,由几十家企业赞助一个巨大的扶持年轻人的计划,联合盗版碟里收来的钱,将投资分为5万短片,100万,300万,500万长片等几个级别,这样的扶持规模可以支撑起数百部新人的电影,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学院中学习这个专长和社会上有志有才者,让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有能力拍电影。当然,我们会发现大量的白痴,经过数年的发展,扶持的规模大约只需要每年50部电影左右。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是电影,不是CCTV6现在经常播放的那种电视电影。电视电影是比电视剧更低档的事物,它终将灭亡。

10:嘿嘿……

当然,当然,有些人会觉得,什么叫让中国的电影发展起来,就是一派胡言,我们的电影,发展的好的很嘛,你看那票房,你看那影片数目,都代表现在是中国电影的巅峰。那好吧,我真诚的希望这是中国老款电影的巅峰,让新款的电影来吧。

韩寒 Fri, 12 Sep 2008 18:03:49 GMT+8

___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ng1.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blog.sina.com.cn/rss/twocold.xml>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35051&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
Sent from G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Fwd: 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韩寒 <rssfwd@rssfwd.com>
Date: Sat, 13 Sep 2008 06:51:56 +0000
Subject: 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
To: auvvua@gmail.com

前两天写了个文章,有人说,你不能什么事情都想着恨不能毁灭它,你要想想建设性的意见。但我一直很了解只要你不是人家的领导,所谓的建设性意见基本是没人理会的。在中国,有些事情,你也不知道人家在顾虑些什么,有什么可顾虑的,但人家就是有很多顾虑。那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我就提一提我本人的炮灰式建设性意见,我认为要让中国的电影发展起来,需要做的事情有:

1: 实施电影分级制度。这个是老生常谈了。

2: 取消或改革电影审查制度。在网络,图书,电视和电影中,电影的审查是最严格的,但实际上电影的影响力往往是最小的。可能也人顾虑电影容易产生国际影响,但国外电影节那帮人什么没见过,不就那些事嘛。你现在是不让拍,所以有些人削尖了脑袋打着擦边球也要拍,一方面是考虑到外国人的胃口,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像个牛逼导演,一方面也享受偷人的乐趣,索性放开得了,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家虽然都是农民,但至少已经见过县城的摸样了,恐慌和动荡永远不是由文化引起的。

总之,一个做事情思前想后,束手束脚,尽是条条框框,一天到晚光顾着惦记什么什么是不能触碰的,除了投资方,还有一个官方机构可以随时要求你修改内容的文化领域,肯定无法迎来真正的繁荣。虽然这几年电影审查制度稍有放宽,但还远远不够。这不是主创们想象力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想的问题。

电影就是人的梦想,你怎能忍受做梦做一半,有人告诉你,你不能这么做。

3:取消或改革电影家协会。虽然我不知道影协是干什么的,但我知道作协是干什么。在我国,协会组织和邪教组织造成的危害往往相当,很多协会严重影响事物本身的健康发展,协会规模越大,本体发展越差。要么协会就是官方办的,索性还好点,好比主人从小养条狗,但更怕所谓的民间协会,对官方的巴结服从更甚,这就好比主人半路捡条狗。什么作家协会,电影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全部遣散得了。人家的协会是帮会员争取福利,扶持事业本身和年轻人发展甚至必要的时候和相关势力对峙的,我们协会干什么了,把会员圈起来免得跟主子闹事,打压年轻人和限制自身发展,最终自己成为了相关势力和最大阻力。

  比如电影家协会,这么一大号人,但有人能告诉我,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所以,重申一次,在我看来,中国所有的艺术类的协会都是对该艺术发展的严重阻碍,应当全部解散,但可以组织一个中国艺术家养老协会来进行收容。

4: 正确处理盗版。既然盗版在中国难以控制,牵涉到很多地方保护,那应该对盗版碟收税,一张D5的收一块钱,D9的收一块五,虽然成本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但毕竟你是买了盗版了。
这笔钱作为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年轻导演,投资年轻导演处女作。一切扶持的力量要给予年轻人,年轻人和年轻人。

5: 电影票降价。扶持县镇级电影院。

6: 正版碟降价。

7: 将中国大学生电影节,百花奖,金鸡奖合并为大花鸡奖,好好办,别搞得像矛盾文学奖似的。

8: 取消初高中的政治课,加入影视课。想来想去只有政治课学不到什么东西。如果不能取消,那么就用人品课取代政治课得了。你看看我们国家有多少政治过关但人品残缺的渣子。

9: 联合中国的大型国企外企,由几十家企业赞助一个巨大的扶持年轻人的计划,联合盗版碟里收来的钱,将投资分为5万短片,100万,300万,500万长片等几个级别,这样的扶持规模可以支撑起数百部新人的电影,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学院中学习这个专长和社会上有志有才者,让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有能力拍电影。当然,我们会发现大量的白痴,经过数年的发展,扶持的规模大约只需要每年50部电影左右。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是电影,不是CCTV6现在经常播放的那种电视电影。电视电影是比电视剧更低档的事物,它终将灭亡。

10:嘿嘿……

当然,当然,有些人会觉得,什么叫让中国的电影发展起来,就是一派胡言,我们的电影,发展的好的很嘛,你看那票房,你看那影片数目,都代表现在是中国电影的巅峰。那好吧,我真诚的希望这是中国老款电影的巅峰,让新款的电影来吧。

韩寒 Fri, 12 Sep 2008 18:03:49 GMT+8

___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ng1.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blog.sina.com.cn/rss/twocold.xml>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35051&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
Sent from G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Fwd: 哎,该怎么弄呢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韩寒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15 Sep 2008 00:10:59 +0000
Subject: 哎,该怎么弄呢
To: auvvua@gmail.com

我们抵制某国货,因为他伤了我们的自尊。

我们抵制某国货,因为他伤了我们的感情。

我们抵制某国货,因为他伤了我们的面子。

我们支持中国货,结果他伤了我们的身体。

韩寒 Sun, 14 Sep 2008 20:14:10 GMT+8

___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o4z.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blog.sina.com.cn/rss/twocold.xml>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35051&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
Sent from G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Monday, August 18, 2008

Fwd: 希望刘翔再破世界记录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韩寒 <rssfwd@rssfwd.com>
Date: Mon, 18 Aug 2008 08:48:17 +0000
Subject: 希望刘翔再破世界记录
To: auvvua@gmail.com

今天我早起看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很遗憾的是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可以想象的是,无论主流媒体把这事粉饰的多么和谐,把国人描绘得多么善解人意,但其实会出现很多的说辞和责骂侮辱,对于刘翔也将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这下不是几个栏在你眼前,是好几亿个栏。对于很多人来说,刘翔应该坚持跑完第二枪,这样才不算临阵脱逃,当然,这是我们多年讲究和赞美"带病坚持上课"是有关的。很多人的意思是,这么多人在看,就算骨折了也要爬到终点,并自作聪明把这种其实是取悦国人表演认为是体育精神。甚至有某些一直接受假大空教育的体育评论员还认为刘翔应该走完110米,以便于取悦于他和某些观众,接受他为代表的那一类人对于体育的理解。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体育精神,这就是煽情,是超女精神。奥运精神就是国家为重,从事体育的目的是为国争光那才是对体育的最肤浅和反动的理解。还有人会觉得刘翔如果有伤,那么应该提早退赛不应出场告之大家。当然,估计这么想的都是刚买了决赛高价票的。

其实我个人,我也希望我的读者给予一个运动员真正的理解。就是受伤退出了某场比赛,没有能够获得金牌,那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这场比赛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奥运是不政治的,但其实我们的奥运是最政治的,我们说,体育是全民的,但我们的体育是最不全民的。体育,尤其是奥运金牌对我们来说是政治任务,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生命运所系,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举重如此出色。所以,在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艾蒙斯打了一个4点4环的时候,我虽然为他觉得非常的遗憾,但我还是高兴中国人拿到冠军的。这种高兴不是什么民族自豪,是为这个中国运动员的个人而感到高兴。除了个别一些国家,人家很多发达国家的老外拿不到就拿不到了,回去后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在我们国家就不一样,这就可以完全改变一个运动员甚至一个团体或者一个体育项目的命运。因为体育是我们展示强国形象的一个手段。大家都希望自己国家的运动员能够拿金牌,但我们很多时候只能感受到体育的政治任务感,体育的民族自豪感,体育的象征意义,但是还很少在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因为如此,我才特别希望我们的运动员能拿金牌,因为他们都太不容易了。最好全世界所有的金牌都归我们拿,因为金牌对于我国运动员的意义比其他国家要重大很多。当然,射箭的金牌还是要给韩国几枚的,要不然他们会认为这些中国运动员都是韩国人。朝鲜人民也要给几枚,相信他们和我们的心态差不多。

刘翔依然是我最欣赏的运动员之一,在电视里看到刘翔伤退,我根本没想这对于国家荣誉怎么怎么样了,但是很为他本人感到遗憾。我希望他早日康复。对于一个运动员,尤其竞技体育的运动员,一点小伤就完全可以改变一场比赛。我的右腿膝盖和脚也一直有伤,在赛车的时候完全没有影响,依然可以做出最快的时间,但是昨天我去踢了一场球,脚就真的不行了,所以我特别能理解那些有伤痛的运动员。

至于一些对于刘翔广告做太多的指责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些广告体育总局抽水不少,而且也花不了什么时间。在任何国家,这样的一位杰出运动员做的广告都不会比这个少。当然,我们肯定希望看到一个运动员可以不做任何广告,一直训练,我们管这个叫"专心训练",日子也很清贫,但是不断拿冠军,我们管这种冠军叫"为国家争得荣誉",等到退役以后也没什么钱,大家也把他们都忘了,几年后突然冒出一个新闻,说某某奥运冠军去给人搓澡了,大家也就唏嘘感叹几声世道。

其实,世道是由唏嘘感叹的人构建起来的。我希望刘翔可以再次拿到世界大赛的冠军,而弥补这一次失利的最好办法也是再次打破世界记录。当然,打不破也不妨碍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他赢得了所以这个项目的荣誉,当然,说得难听点,是叫为国家赢得了这个项目所有的荣誉,很可惜的是他不知道能不能赢得国民的理解。

韩寒 Mon, 18 Aug 2008 05:47:46 GMT+8

___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aeaw.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this feed, click [2]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3]here
~
Powered by [4]RssFwd, a service of [5]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blog.sina.com.cn/rss/twocold.xml>
[2]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35051&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3]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828960bdd063ff8dc7c079e9118fe39b>
[4] <http://www.rssfwd.com/>
[5]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
Sent from G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Thursday, August 14, 2008

palm地图

搞了一下终于把palm treo 的地图搞好了,如果有个gps就完美了
tomtom 有德国和法国的地图,没有gps只能当普通地图使用了
tracker 南京的地图(问题:不能导入jpg图片直接死机)
普通的jpg格式的地图用rscviewer看

Fwd: 黑色技术——计算机病毒简史(一)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科学松鼠会 <rssfwd@rssfwd.com>
Date: Thu, 14 Aug 2008 09:16:38 +0000
Subject: 黑色技术——计算机病毒简史(二)
To: auvvua@gmail.com

就像我们在有些科幻动作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整件事超出了他的控制。他的撰写的这个程序有点问题,开始无休止地复制自身,占据了大量磁盘空间、运算资源以及网络带宽,最终导致网络瘫痪和计算机死机。他的这个程序感染了大约6,000台计算机,而受到影响的则包括5个计算机中心和12个地区结点以及在政府、大学、研究所和企业中的超过250,000万台计算机。美国国防部马上成立了计算机应急行动小组,来削弱这次事件的影响并且减少损失。据估计,这个程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在9,600万美元左右。人们从这时开始,才意识到病毒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后来他被判处1万美元罚款和400小时的社区服务。由此看来,从事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也是有风险的。他的这个小小实验给计算机病毒添加了一个全新的分类,叫做"蠕虫"(Worm)。

有趣的是,早在1977年出版的一本小说中就提到了类似的概念。加拿大作家托马斯·J·瑞安(Thomas.J.Ryan)写那本科幻小说叫做《P-1的青春期》(The
Adolescence of P-1,一译《P-1的春天》),在那本小说里,一个叫做"P-1"的人工智能程序几乎传染了所有美国的计算机。后来,加拿大以此拍了一部叫做《捉迷藏》(Hide
and Seek)的电视电影,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在IMDB上得分高达8.9分。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得大概谈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虽然公认的电子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但是此后很长时间都不是普通大众能够买得起的。那时候的计算机过于庞大,过于昂贵,并且过于复杂,只有一些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才能够购买和使用。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Intel才创造性地推出了8008芯片,把计算机的运算器部分全部做在了一个小小的硅芯片上。第二年,他们推出了8080,速度是8008的十倍。微软(Microsoft)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William
"Bill" Henry Gates III)和保罗·艾伦(Paul Gardner
Allen)在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popular
electronics)杂志封面上看到了真正的微型计算机的广告,那是一台由MITS(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设计和制造的叫做牵牛星8800(Altair
8800)的方头方脑的家伙,以现在的眼光看起来简单得可怕。它没有我们现在看来司空见惯的屏幕,而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或者熄灭来表示信息。就是这样一个方盒子促使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建了传奇般的微软公司。在他们创建微软公司的时候,苹果公司(Apple
Inc)要到第二年的愚人节才会成立,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已经有了79年的历史,惠普(Hewlett-Packard
Company,HP)也已经36岁了,而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这个DELL公司的创始人才十岁,还没开始做他的邮票生意呢。

[1][2]

带有Altair 8800广告的《大众电子学》封面

七十年代是计算机发展的战国时期。每一个厂商都在试图与其他厂商采用不同的标准,以巩固自己的顾客群,使他们不会很容易就转到别的厂商的机器上。1980年,IBM提出了"兼容机"(Compatible
Machine)概念,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微软公司推出了MS-DOS(Microsoft Disk Operating
System),并且和IBM的PC捆绑销售,很快就流行了起来,进而慢慢奠定了软件业巨头的地位。随后其他计算机厂商也迅速跟进,纷纷生产能够和IBM
PC兼容的硬件。而苹果公司,虽然推出了广受欢迎的苹果-II(Apple-II)型,但是因为坚持不开放硬件和软件标准的原因,市场份额开始快速地萎缩了。

刚才提过的"巴基斯坦"病毒就是感染DOS下磁盘引导区的病毒。一般来说,一种病毒只能在一种操作系统上运行,DOS的流行成了"巴基斯坦"病毒流行的先决条件。

再来看看造就了"蠕虫"的互联网。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Internet,也叫做因特网)脱胎于1968年末美国国防部国防先进技术研究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叫做"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先进技术研究署网络),本意是连接各个厂商生产的不同计算机,从而保障在战争时期的通信和指挥依然通畅。项目进行得很顺利,1969年就开始实验,连接了美国本土的四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后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机构都加入了这个网络,并且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尝试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最终成为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互联网。附图是1977年APRANet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麻省理工学院(MIT)就已经在连接在这个网络上了。

[3][4]

ARPANET,1977(点击可看大图)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塌了,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了,持续了数十年的"冷战"时代终于终结了。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不仅仅应用于研究和军事领域,大量的商业信息也在互联网上传递起来。1994年年,互联网上的商业信息首次超过了科研信息,互联网作为一个商业平台的潜质开始慢慢地为人们所了解。我国在这年加入了互联网,同时打开了一条病毒进入国内的高速公路。

这个时候,在DOS上传播的病毒也已经发展了好几个阶段了。从最早的引导区病毒开始,发展到DOS可执行阶段、伴随及批次阶段、幽灵阶段和病毒制造机阶段。而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始祖——Windows95还没上市呢。

最早的引导区病毒除了我们提到过的"巴基斯坦"病毒之外,比较知名的还有"小球"(Pingpang)、"石头"(Stone)以及"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病毒。"小球"病毒是最早传入我国的计算机病毒,最早是在大连市统计局被发现的。当这个病毒发作时,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小球弹跳不休,在碰到屏幕边缘的时候就反弹,像乒乓球一样。这也是这个病毒名字的由来。感染了"石头"病毒的计算机屏幕上将会显示"Your
PC is Now Stoned.",并且可能导致某些硬盘和软盘无法再使用。"米开朗基罗"每年3月6号发作——这一天是米开朗基罗的生日——发作起来会删掉当前磁盘上的所有数据。

1989年,出现了可执行文件型的病毒。这类病毒把自己复制到可执行文件中,当用户运行这个可执行文件的时候,病毒就会在内存中复制一份,并且传染那些未被感染的可执行文件。一般来说,被可执行文件型病毒感染的文件,会比正常文件略大一些。例如"1575"、"1465"、"2062"、"4096"等病毒,就是用它们自身所占的字节数来命名的。这一类病毒中最出名的应该算是"黑色星期五"病毒和它的一个变种"耶路撒冷"(又名Stone3)。这种病毒每到既是十三号又是星期五的日子发作,一旦发作计算机里的数据基本上就保不住了。

大概是在1992年,出现了一种叫做"金蝉"(Golden
Cicada)的病毒,给病毒分类又加了一种"伴随型病毒"。这种病毒会把原来的文件改名,如果原来文件的扩展名是"EXE",那么就改成"COM";如果是"COM",就改成"EXE",然后把自己改成文件本来的名字。扩展名是文件名的点后面的部分,例如"病毒简史.doc"这个文件的扩展名就是"doc"。扩展名是给操作系统看的,操作系统决定用什么程序或软件来打开当前的文件,例如"doc"类型的文件默认情况下是用Word这个软件来打开的,如果计算机上没有安装Word的话,就会用写字板来打开。在DOS和后来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EXE"扩展名表示这是一个可执行文件,"COM"扩展名表示这是一个命令型文件。一般来说,当同一个文件夹下存在同名的EXE文件和COM文件时,DOS将会先执行COM文件。"金蝉"病毒就是利用了DOS的这个特性,当用户认为自己是在运行一个可执行文件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运行了病毒。

又过了两年,出现了幽灵病毒。这是一类新的病毒,在每次感染时都会产生出不同的代码,让过去依据"病毒特征码"来进行查杀的杀毒软件头疼不已。这是随着汇编语言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技术,在反查杀的技术水平上比过去的病毒高出了一大截。随后病毒制造机也出现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VCL(Virus
Creation Lab,病毒制造实验室),能够生成上千万种病毒,每一种的特征码都不同。病毒生产开始规模壮大了,并且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病毒制造技术的组织,例如VLAD、29A等等。其中位于澳大利亚的VLAD组织是世界上最早编写出能够传染Windows
95和Linux操作系统的病毒的组织,技术实力很强。

在这一阶段,病毒的制造大都是一些计算机爱好者所为,出发点往往在于对技术的迷恋和好奇,而没有什么利益驱动。和杀毒软件设计者斗智,设计紧凑而精巧的代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漏洞并加以利用——这是这一阶段病毒发展的主题。

这些趴在键盘上彻夜不睡的年轻人只关心他们的技术。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这种好奇将会造就大约每年50亿美元的杀毒软件市场。

猛犸 Thu, 14 Aug 2008 02:25:22 +0000

___
Source: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5.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5]this feed, click [6]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7]here
~
Powered by [8]RssFwd, a service of [9]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06-pe-jan-1975-cover.jpg>
[2]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06-pe-jan-1975-cover-thumb.jpg>
[3]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07-apranet-197703.jpg>
[4]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07-apranet-197703-thumb.jpg>
[5] <http://songshuhui.net/feed>
[6]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475310&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7]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508d970d8863163feda2e9fa37017b87>
[8] <http://www.rssfwd.com/>
[9]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