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4, 2008

Fwd: 看热闹的门道




高中里曾有一段时间,mm们课间聊天都是"柏原崇"来"柏原崇"去的。偶这个后知后觉的快要郁闷死了,回去趁家里没人对着DVD恶补了一通,第二天兴致勃勃地准备加入"哈柏团"同8一下。结果刚要开口,邻座mm细细的声音又开始感叹:"唉~~反町隆史真是太酷啦!"偶脖根一冷,很不好意思地小声问:"那个。。。反町隆史是谁呀?""G.T.O.的男主角啊!身材暴好的高中老师噢~"苍天啊,G.T.O.又是什么鬼东东??

多年以后,当我在文献堆里面焦头烂额地google专业名词,摔本子砸铅笔的时候,以前那些滑稽的尴尬场面就浮现了出来。忍不住噗哧一笑,世界上的事都是一样的啊。虽然我很想知道反町隆史是谁,却不想再冒着吃老妈暴栗的危险,扔下作业又去看一夜的碟,结果就再也没有参与过mm日剧团的讨论。现在想起来,科学界的人们面临的处境何尝不是如此呢?非"业内人士"经常会听不懂那些专业的讨论在说什么,虽然大家都讲的是中国话。就算在各自方向上非常出色的人,也常说隔行如隔山。似乎不具备点专业知识,就没法在讨论中获得发言权。

于是作为一个刚入行的小学徒,为了快速跟上圈内动态,偶开始了从一个鸟语奔向下一个鸟语的路途。其实学习新名词倒不是很难的事情。像电视剧盲可以通过疯狂看碟来恶补,如今这个百度就可以知道的年代,点开网页就能让知识储备迅速翻番。很快我知道了主管各个感觉功能的大脑区域叫什么,知道各种心理现象和哪些大脑结构相关,知道从中央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怎样穿过脊柱到达了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且为这个拽了点名词的排比句自我陶醉,以为可以加入"资深人士"的讨论团了。可是,真正的问题才刚刚浮出水面:如果你问,那么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呢?只要这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就彻底败了。

关上google,关上文献,关上冷冰冰的教科书。我感觉什么也没明白,虽然好像学了很多。仿佛抓了满满一手的沙子,只要一松,就散落一地溃不成形。信息本身是没有粘合性的,知识本身都是碎片。它们需要一个连贯的思路来串成牢固的整体,才不会停留在短暂的记忆里,和一个月前的早饭一起被无情地遗忘。可是,思路从哪里来呢?对于外行,不正是为了理解陌生学科的思想才去钻研这些名词的吗?――这听起来真像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悖论。

也许一开始把自己预设成"外行"的身份就是错的。阻碍理解的不是陌生的名词和概念,而是主动并且独立的判断力。人长这么大,对任何东西都会因为个人经历的影响,带有或多或少的先入为主的看法。这些观点也许来自常识的积累,也许来自自己的学科背景,或者来自偶然读到的某些书籍文章。但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我们又急急忙忙把这些抛开,从一个一个词语开始,去努力地接受"内行人士"的谈吐。其实别人的口中的描述,都是从他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的。虽然这些人更老到,更有经验,但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不一定能放进我们已有的知识构架中去。判断是必须的: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什么值得记忆,什么应该抛弃;什么可以拿来解释已有的疑惑,什么可以为其它问题所用。。。有一双客观的眼睛当然重要,可那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够拣选的双手。并不是只要正确无误的概念就值得学习――它们当然是真理,可某些情况下,那只是没有价值的真理。

我又想起讨论日剧的mm们来了(万能的哈柏团万岁!)。试想,如果大家对五官精致类型的美少年不感兴趣,只追捧成熟类型的老男人,还会对柏GG的一颦一笑那么心情激动吗?大家都是有目的的。而带有个人色彩的判断并不等同于偏见。同在大脑科学的领域,心理背景的学者侧重行为和脑功能的联系,物理学出身的着眼于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医学家关心疾病的来龙去脉,生物学家喜欢研究神经元里各种微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各人都从自己学科的思路出发,谁才是"真正"的内行呢?"公正"如我,不带一点"偏见"地去吞下各种知识,结果只好迷失在茫茫的林荫来路。

那么我的需要在哪里?难道不是先有对大脑原理的疑问,才有了解神经系统结构的需求么?虽然对大脑所知不多,但这不妨碍我用现有的知识储备去画一张蓝图啊。当我再次打开google和文献,对照着自己的蓝图圈点修补的时候,连冰冷的教科书都开始有了复苏的温度。哈,所谓的内行,大概就是先走一步的登山者。我沿着他们的脚印向上攀爬,但路线始终是自己选的,才不会模糊了目的地。

于是我也不觉得各行各业的大山有那么难逾越了。内行外行都是相对的,大家都是平等的。经验不是衡量发言权的标准,学科也不是,什么都不是。人人都有发言权。而有判断力的听众们,自然会取走各自想要的东西。

安婆婆 Mon, 02 Jun 2008 07:47:58 +000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