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1, 2008

Fwd: 怎样在高考英语口试中取得满分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曲刚:解开学英语的奥秘 <rssfwd@rssfwd.com>
Date: Thu, 10 Jul 2008 03:11:34 +0000
Subject: 怎样在高考英语口试中取得满分
To: auvvua@gmail.com

本文讲解高考英语口试取得满分的妙计,但这些技巧同样适合于其他考试

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令我喜出望外的事,就是北京有三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接连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在今年的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中得了满分(5分)!

为什么说这件事令我喜出望外呢?因为这三位同学都是在高考前不到一个月"闪电"式认识了我,其中有一位是在高考前一周认识的我,他们的父母托人找到了我,说孩子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所报的专业都需要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可三个学生对英语口试是怎么回事都不十分清楚,希望我给他们指点一下,以应付考试。一开始我对他们的情况均不满意,因为随便一测试就发现他们均没有用英语口语叙述事情的能力(参加高考的同学大都如此),这怎么能参加所谓的"口语"考试呢?但碍于家长的情面,再加上我心存好奇,我倒也没有推辞此事,仅答应尽力而为,心想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可没想到的是,我短短的几招"妙计"竟然让他们取得了满分(5分),这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事后慢慢回味,觉得心中有话要说,如果把这些妙计讲出来,不光对参加高考英语口试的同学有用,也应该对参加所有的口语口试(包括求职面试)有用。

原以为高考英语口试很难,但经历过后就可体会出来,这个考试其实不难,这个考试是在"中国同学普遍不会讲英语"的基础上设立的,因此是一个十分初级的口语考试,它主要考你英语发音、叙述等初级印象,看你今后是否适合学习外语、外交、外贸、国际法、国际金融等相关专业,而并不真要考你用英语滔滔不绝说话的真功夫。对于这样的"印象型"考试,大家首先从心理上不要害怕,一切围绕着"留下良好的初级印象"来准备考试,不要太担心自己很多事情说不了。考试的方式(北京地区)是给考生看完一篇不难的短文后问几个问题,问答的时间也就5分钟左右,如果大家平时练就了英语口语真本领,一般事都能用英语讲清楚,则参加这个考试肯定没问题。但对于几天后就要参加口语考试的人来说,就算临时抱佛脚了,不过也别担心,只要你按照我下面说的几个妙计去准备,取得"5分"的印象,哪怕是假象,也并不困难,就像这三位同学一样。

第一个妙计就是一定要学会给考官留下一个"滔滔不绝说话"的印象。凭我当过两年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评委的体会,我在这里绝对有把握的地告诉大家,口语考试最怕的是你不说话,而不是你说错话,说错了不可怕,不吱声最可怕。口语考试题一般是让你看完一篇文章后就文章提问,做过考官的我心里清楚,考官的手里一般会有一连串问题准备着,为什么要准备一连串问题呢,就是怕遇到不爱说话的考生,你问了一个长问题,他一个字就回答完了,你问了5个问题,他回答了5个单词,这还怎么考?只好接连问下去。考官的任务之一是启发你讲话,你讲话了,他才能考察你发音、语法等各个印象,你不讲话,或话讲得极少,他怎么考察你?中国学生不爱讲话,更不爱讲英语,这使得口语考试进行得很累,每个考生进考场后考官都要费一番力气让他开口讲话,考官考得很辛苦,一天几百个学生考下来,考官累得焦头烂额。考官最喜欢进来一个滔滔不绝爱讲话的考生,你刚问他一个问题,他就回答个没完(哪怕有点�唆都没问题),考官就省得费劲地再提问你了,他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考察你发音、语法、叙述等全面感觉。口语考试的评判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考官的心情轻松了,高兴了,对你的评分肯定大有好处。

那么怎样做到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给考官"滔滔不绝"的感觉(哪怕是错觉)呢?就有如下妙计。

第二个妙计是在开考前的几分钟内全神贯注地阅读发给你的考试短文,能背下来大意和关键字最好,这些短文都是故事性的,情节之间有联系,很容易背诵和记忆,记得越牢考试时就越容易有话说。有些水平高的同学可以边阅读边在脑子里"改写"短文,把短文改写成自己的话来说,这样在之后问答环节中就能说出"自己创造的"英语,就会给考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第三个妙计是进入考场时不要像个小绵羊一样全听考官指挥,要学会适当"打扰"一下考官,比如一进去就主动用英语问考官:"我是站在这回答问题吗?",或"我现在可以开始了吗",或"我可以把背包放在这里吗?",这些没话找话或明知故问的英语不是坏事,它会让考官觉得你有讲英语的欲望,不害怕说英语,给考官留下积极讲话的印象。要知道,你进入考场后说出的每一个声音都在构成考官对你的印象,包括"废话英语",不失时机地说几句让考官感到意外的"废话英语",有四两拨千斤的好处。当然,这几句"废话英语"你可要提前下功夫练,做到发音优美流畅自然,让考官完全觉得你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才能为你的印象加分,千万别半生不熟打磕绊,弄巧成拙。

第四个妙计是回答问题时,要尽量做到"问一句,答一段",这话怎么讲呢,比如你看的短文是"皇帝的新衣",看完后考官问你,故事里一共有几个人,你千万别斩钉截铁地回答两个字"四个",就完事了,而要回答一段话,如"这个故事里一共有四个人,他们是,皇帝,他是这个国家的领袖,并且总喜欢穿新的衣服,还有两个裁缝,他们为皇帝做了一件假的新衣,他们骗了皇帝,还有一个小孩,她在大街上看到了皇帝什么都没穿,揭穿了骗局……"。有时还可以"退一步,答一段",比如考官问小女孩看到皇帝穿了什么,你不要简单回答"nothing",而是要退到上一个情节里,从上一个情节开始把这一小段故事再讲一遍,就可以说出一段英语来,比如"皇帝请了两个裁缝来做衣服,可这两个裁缝骗了皇帝,他们什么也没给皇帝做,只是说了一番谎话,因此皇帝在大街上展览衣服时,小女孩什么衣服也没看见……"。这样就可以给考官留下滔滔不绝说话的印象.

第五个妙计是学会几个连接语和开头语,也叫套话,它把你要说的零散话连起来,使它像一段话,也可以给人滔滔不绝的印象,如"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首先……,其次……,再有……,最后……,这就是我全部的看法"(用英语说就是"What
I think about this matter is that, first……, second……, then……,
finally……, that's all I can say to it")。

第六个妙计我放在最后说,但它却最重要,即"快速在几天内抓好英语发音"。在英语口语考试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象发音那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发音就是你口语的相貌,好的发音最能打动人,坏的发音也最能给人留下坏印象,况且高考英语口试主要考的也是发音,听发音,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学语言的最直接感觉方法,尽管考官的评分标准中不会把发音当成唯一的评分标准,但谁心里都清楚,通过发音来判断一个人的语言印象,是人的本能,因此一定要从发音上得印象分。一般人认为发音不是一两天可以练会的,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你知道英语发音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口腔后部发声法),通过几个小时的调教是可以立刻见效地大大改善你的英语发音的,当然这种见效是速成的,短暂的,持续不了几天的,但这种短暂持续却可以很好地应付口语考试,如果你上午练习完发音下午就参加口语考试的话,考官真没准会误认为你刚从美国回来,而如果考官与你的对话内容又恰恰撞到了你熟悉的枪口上,那么在几分钟之内用"地道"的发音和"滔滔不绝"的讲话给考官留下5分的印象,自然就不是困难的事了。

以上妙计就是我在高考前不到一个月给三位不会讲英语的同学支出的应考招法,其实不过就是些刁虫小技而已,我根本就没期待它们会有大作用,仅希望这些办法能帮助三位同学考到3分以上(及格),不至于哑口无言就可以了,可没想到小方法竟然起了大作用,让三位同学考了满分,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因此特公布在次给大家分享。

这些妙计虽然是临时抱佛脚的办法,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在平时应该怎样学习英语.然而俗话说,"骗"得了人一时,"骗"不了人一世,高考英语口试仅是一个初级的几分钟的小考试,用以上一点小技巧临时给人创造个5分的印象并不难做到。但各位要想在人生的大舞台上长久地渡过各种考验,长久地挺过各种难关,就不能满足于这些小小的伎俩了,而要学会真实过硬的本领,在大千世界当中,永远做满分的真正的胜利者。

更多精彩观点见[1]www.from2000.com

[2]学英语请千万不要"背"单词

[3]教你一眼识别出英语单词的意思

[4]忽视发音导致英语学习全盘走上困难路

[5]英语口语是这样飞速练成的

[6]用两个成语搞清中国的英语教学

[7]令你拍案叫绝的"积木式英语造句法"

[8]请不要随便让学生们用英语思维

[9]连老外都不知道的学英语的秘密

[10]《新概念英语》真的完美无缺吗

[11]30小时搞通英语语法(视频)

[12]用26个字母学会发一多半英语音(视频)

[13]几十小时视频播客解开英语发音、语法、背单词之迷

[14]任何学英语问题点这里马上在线回答你(新浪网长年免费答疑栏目,文教频道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曲刚 Tue, 08 Jul 2008 08:30:02 GMT+8

___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9hka.html
--
To unsubscribe from [15]this feed, click [16]here
To manage other subscriptions, click [17]here
~
Powered by [18]RssFwd, a service of [19]Blue Sky Factory, Inc

[1] <http://www.from2000.com/>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9hk.html>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axo.html>
[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77b.html>
[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2ul.html>
[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39i.html>
[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5my.html>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74i.html>
[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6a2.html>
[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56y.html>
[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7ui.html>
[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b486010006m2.html>
[13] <http://you.video.sina.com.cn/qugang>
[14] <http://comment4.news.sina.com.cn/comment/skin/expert.html?channel=wjzj&newsid=36&style=0>
[15] <http://blog.sina.com.cn/rss/qugang.xml>
[16] <http://www.rssfwd.com/rssfwd/unsubscribe?id=350398&email=auvvua%40gmail.com&genpass=211aae6eb63efcc97bc18a7c884acdbb>
[17] <http://www.rssfwd.com/rssfwd/opml/auvvua%40gmail.com;211aae6eb63efcc97bc18a7c884acdbb>
[18] <http://www.rssfwd.com/>
[19] <http://www.blueskyfactory.com/>

--
Sent from Gmail for mobile | mobile.google.com

No comments: